南雄市供销社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充分发挥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优势,通过三级助农服务体系,综合服务站整合相关涉农项目,同时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增效,集体增强,农民增收。
在南雄市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建设有全南雄最大的稻谷烘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烘干中心的日处理量为240吨,能服务约600亩的农田,今年以来,已经烘干了3000多吨稻谷,服务面积约为8000亩。
南雄新供销天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志辉: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农户晒粮难的问题,所以农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就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烘干技术,现在我们总的烘干能力暂时能够满足,我们也会随着农户的需求来做下一步的计划。
近年来,南雄市供销社主动对接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搭建县级助农服务综合平台,整合属地耕种管收其他服务主体共10家,为全南雄粮食作物提供绿色农资和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其中,作为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南雄市供销社通过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节约农药用量,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南雄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邱万锋:我们主要做法第一个就是“1+N”的布网,1就是1个县域的集采集配中心,N就是在13个镇,建立了农资农机的服务网,实现了全县域的绿色农资24小时供应和两小时送达;第二个就是大力推广有机肥和缓释肥,像今年我们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油5万公斤,还有绿色高效的配方肥超过4000吨;第三个我们通过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不仅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且也节约农民成本,每亩可能有50多元,所以说效果好,而且产量应该也是比较好的;第四个做法就是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100%统一回收农药废弃物的包装,来减少农业面源的污染。
湖口镇承平村是今年南雄首个“社村”合作改革的试点村,今年以来,南雄市供销社采取“EPC+O”创新模式,围绕让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强,产业增效的目标定位,实现小田变大田,建成了306亩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生态友好,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南雄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邱万锋: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我们是探索一种“163”的经营模式,就是围绕丝苗米产业来充分发挥我们供销社的组织体系,还有经营服务体系的网络优势,就是由我们供销的企业,还有供销社,还有村集体共同成立一个运营公司,来对高标农田进行运营,以一个村集体作为主体,整村推进丝苗米产业,实现六个统一,就是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品种、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打造、统一收益分配,最后实现3个示范,就是数字农田的示范,还有全程社会化服务的示范,还有社村合作的示范。
接下来,南雄市供销社将在10个村集体推广“163”运营模式,在湖口和珠玑两个镇建设5500亩的建管运一体化示范供销高标准农田,在4年内建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预计到2026年,参与“社村”合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年均收入力争达到50万元以上。(转载自南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