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产业链优势,将曲江区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区的建议收悉,经综合曲江区政府、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推动曲江构建“农业+”综合体系
(一)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5年5月,印发了《韶关市“十业千亿”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攻坚行动方案》,计划通过十年时间全市逐步形成千亿级增收共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曲江区重点发展食用菌、马坝油粘米、罗坑茶,通过选优粮油、食用菌及茶叶等农产品新品种,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
(二)以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动农产品加工集聚发展。曲江区现有食用菌、丝苗米、预制菜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紧密围绕曲江区食品园及关联蔬菜产业,总体形成“一心两园三区一带”的功能布局,以及以亚北、星河、沐和等为主体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和以众口福农业为主体的马坝油粘米产业,成为广东首个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区和粤北生态区优质蔬菜、水稻、生猪生产大县。同时,产业园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通过订单农业、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效果显著。
(三)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2022年5月,印发《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预制菜产业加快发展。曲江区预制菜产业园成功入库“国家级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获批创建“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广东省智慧农业星创天地”。通过大力推进“原料供应+预制菜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电子商务+科技信息支撑”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曲江全区现有预制菜产业相关经营主体100余家,已形成了以星河、兴昶、犇牛为主体的预制菜产业集群。
二、强化经营体系建设,培育多元经营主体
(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一是着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着力培植特色龙头企业,盘大做强龙头企业,开发特色产业;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8家,国家级2家,省级74家。其中,曲江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涉及农产品加工9家,占比超过半数。二是曲江区通过上规政策宣传,帮助指导企业用好各项政策,协助6家企业成功申报上规奖补资金共计160万元,严格把关、确保企业成功纳统,打造经济发展“生力军”。2024年成功培育食品企业嘉友公司上规。三是通过以园区内食品饮料产业为主导,积极推动冷链物流、包装运输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集群,引入了洪盛包装、亚北公司、感恩科技等配套企业,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韶关配送中心、广东供销(曲江)天业冷链产业园落户在曲江经济开发区内。2024年新签约食品饮料项目4个,总投资达1.36亿元,2025年1-4月新签约总投资0.35亿元的辣百川项目,进一步扩大了食品产业的规模。四是由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日常监管、抽检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技术提升存在难点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组织专业第三方技术机构对经济开发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体系检查等方式开展“诊脉”行动,专家组深入7家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和风险研判,帮助企业排除风险隐患,精准帮扶企业改进优化工艺技术。
(二)推动曲江区白土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024年,曲江区白土镇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获批财政资金300万元。强镇项目注重强链延链,布局食用菌研发、生产、检测、加工、物流和销售等,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其中,工程承建企业之一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产鲜菇超90吨、年产值达3亿元,白土镇食用菌种植面积超万亩,综合年产值近10亿元。
(三)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项目试点。我市食用菌产业已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名单。该项目以曲江国投公司为项目受托管理平台,实施食用菌产业项目。通过聚焦引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三、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提升曲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一)“三品一标”和品牌创建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市精耕农业品牌建设之路,完善以“善美韶农”综合类区域公用品牌和“韶关茶”、“韶关珍果”、“韶关兰花”、“韶关食用菌”等单品类品牌为统领,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为支撑的韶关农业品牌体系。目前,曲江区共有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1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品牌创建方面:“国字号”农产品7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1个,“粤字号”产品28个,“粤字号”创新培优实践点3个,粤港澳菜篮子基地15家。
(二)加大品牌宣传指导力度。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农博会、绿博会、博览会等农业农村部、省、市举办的各类展览展销等平台宣传推介“三品一标”产品和各类品牌产品,成功打造星河、万艺、竹林堂等7个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和农特产展销厅,由黄清华、黄卫等5名主播或短视频制作人已入选商务部“2024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2024年,韶关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39.2%,增速居全省第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一。
(三)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品牌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品牌增量提质行动,指导食品相关企业20余家成功申请注册商标、1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根据区域食品产业特性,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提高园区向外疏散流通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一是公路方面。完成省道S292线白土至樟市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设,完成韶关港白土港区疏港公路新建工程建设。二是港口码头方面。白土作业区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20万标箱+120万吨件杂货,码头兼具二类口岸功能,项目货种以集装箱与件杂货为主。8个千吨级泊位于2024年7月26日投产运营,极大改善了园区货物水路运输条件。三是铁路货运方面。支持园区接入铁路专用线,支持园区内企业开展路地合作、路港协调、联合营销,推动物流“公转铁”,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四是航空货运方面。在水果和农副产品成熟季,推出“一键直达“优鲜飞”项目,助力粤北农特优产品飞出大山,走向市场。
(二)保障园区内基础设施。一是已完成路灯工程、储备地土方工程、4条道路提升改造、6条新建道路、雨污分流一期、二期等项目,现有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一期设备完成安装后日处理能力可达1.9万吨。二是完成园区内供水旧管网改造、扩网工程和给水加压泵站建设工程,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实施集中供热,日供汽量可达2800吨。园区现有110kV和220kV变电站2座,正规划新建220kV变电站1座。园区设有分布式能源输送站,园区主干道均铺设天然气输送管网。
五、推动产教融合,重视人才培养
(一)加强食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十四五”期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15个规范化食品快检室,并按年度对食用农产品快检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首届“民生杯”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职业技能竞赛初赛,并参加省复赛,全面提升食用农产品快检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二是落实食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经济开发区食品生产从业人员共60人参与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二)打造食品产业研究及培训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培育适应新形势需求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食品产业人才。现曲江职校已搬迁至园区,形成了合作关系,为园区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曲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达成合作协议,携手共建粤北现代食品产业学院,英东食品学院也与园区企业星河生物、亚北农业、嘉友食品、感恩生物等多家食品企业也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功能。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韶关市已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正加快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初步选定曲江白土片区作为建设选址,我局将会同各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资金支持园区及企业项目的建设。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发改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