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韶关市情 > 非遗文化

浈江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团队开展交流活动
传承非遗技艺 促进产业发展

时间:2025-02-19 10:42:00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浈江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团队开展一场以“传承非遗技艺,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的指导交流活动,为当地非遗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与专业指导。  

  专家团队一行首先来到韶时非遗工坊。在这里,专家们深入了解了浈江区客家女红非遗传承人的挖掘历程、工坊运营状况以及各类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制作工艺。针对工坊创始人提出的客家女红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难题,专家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一方面,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将手工织绣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订单式培训班,探索“双师制”培养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积极开拓非遗技艺的境外应用场景,加强与港澳地区的互动交流,吸引港澳学生前来工坊开展研学活动,亲身感受手工织绣产业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新韶龟谷,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基地从传统乌龟养殖到二产、三产融合的发展历程。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新韶龟谷致力于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了集养殖、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基地。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基地面临着资金有效利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转型等问题。专家团队对基地负责人在保留手工生产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产业化运营交由第三方运作的思路表示认可,并以珠江原浆啤酒为例进行说明,强调手工产品虽有局限性,但可通过开发相关衍生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议基地打造乌龟IP形象,融入本土非遗传统技艺,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前来研学,建立长效人才交流机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浈江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新址,驿站工作人员介绍了新址的规划过程与日常运营管理模式。专家团队现场提出两条宝贵建议,一是驿站可开发调取大模型API接口优化一站式人才政策查询一体机,整合人才政策、服务范围和活动计划等信息,打造动态更新的信息展示平台,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户外庭院空间,举办人才沙龙、围炉煮茶等特色活动,营造活跃的人才交流氛围。活动期间,专家团队还参观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和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友丰油茶基地。  

  此次交流活动意义重大,韶时非遗工坊、新韶龟谷、友丰油茶基地等本地名优企业,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正发挥着关键的纽带作用,将这些产业资源串联起来。以非遗技艺为核心,浈江区有望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辖区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转载韶关日报 杨婕 郑颖彦)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