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乡村振兴 > 农业资讯

激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市扎实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时间:2025-02-10 09:23:30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通过抓实产能调控、畜牧业支持政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绿色循环发展等措施,奋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市畜牧业产值117.45亿元,同比增长2.4%。

抓实产能调控

稳定生猪基础产能

  生猪产能的稳定是畜牧业平稳发展的基石。我市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工作方案》,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政策。据统计,2024年年末,我市生猪存栏213.02万头、同比增长14.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7.9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猪场保有量均处在正常区间。16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25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产能稳定。  

  同时,我市积极做好产业链数据分析与信息发布,每月在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公布全市生猪产能监测情况,并及时将生猪生产供应形势分析研判有关信息反馈给养殖场(户),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产销节奏,缓解生猪生产周期波动。

抓实支持政策

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完成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提供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申报工作,2023年我市获得补助247.85万元,有效缓解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资金压力;及时下达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生猪良种补贴资金,为产能调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性养殖保险政策的积极落实,让畜牧业风险转移及应对能力大幅提升。我市深入推进能繁母猪、育肥猪、肉鸡养殖保险,稳定保额标准,根据生产成本变动对保费、保额进行动态调整,增强保险产品吸引力,实现养殖场(户)愿保尽保。2024年我市畜禽养殖保险承保保费共2.5250亿元,同比增长18.48%,为全市提供63.85亿元风险保障金额,有力提高养殖行业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应对能力。2024年保险公司赔付畜禽养殖场户2.24万户次,赔付农户(企业)1.41亿元。

  示范创建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与规模化水平。累计创建4个国家级、62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7个广东省美丽牧场。积极主动对接牧原、温氏、海大、新希望、金新农、唐人神、双胞胎、明德升科及立华牧业、广州江丰、广东智成等一批养猪、养鸡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在韶新改扩建养殖场。2020年以来,推动80个生猪、家禽新改扩建项目落地投产,新增生猪产能50.28万头、肉鸡产能625万羽、固定资产投资超50亿元,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升。

抓实疫病防控

筑牢养殖防疫屏障

  疫病防控是畜牧业的生命线。我市狠抓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及畜间重点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等措施落实,开展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行动和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宣传月”专题活动。同时,扎实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构建净化场、无疫小区、无疫区和分区防控“三位一体”的新型动物区域化管理格局;推进动物检疫监督智慧化监管,强化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有效筑牢畜禽养殖防疫屏障。  

  2024年,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保持平稳,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3个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

抓实绿色循环发展

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2024年,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均取得新突破。  

  2024年7月,全省首个畜禽粪污全量化收集、处理、利用示范性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在韶关南雄市顺利投产。该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整合上游畜禽养殖企业粪污资源,通过南雄市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农业有机肥制取中心”两个核心平台,向产业链下游种植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商品有机肥和沼液肥。粪污经处理用于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实现变废为宝。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和种养循环利益链接机制,提升项目可持续性,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据统计,该中心可年处理全量化畜禽粪污14.6万吨,实现多项环保效益。自投产以来,已签约猪场58户,全量化处理猪粪尿3.6万吨,累计发电65.44万千瓦时,累计生产有机肥原材料7334吨,其中已包装成品726吨。  

  2024年11月29日,韶关市案例入选全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典型案例。我市引进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子公司——翰蓝生态资源科技(韶关)有限公司,在韶关乐昌建设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处理中心,推进病死动物跨区域无害化处理机制,建立“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处理为补充”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对病死畜禽100%无害化处理。此外,该处理中心通过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专业机构合作,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已形成有机肥、水浴肥、昆虫养殖、生物柴油、航空煤油等生物有机质技术的应用,实现变废为宝。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四抓实”举措,我市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未来,我市将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畜牧业发展迈向更高台阶,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转载韶关日报 吴嘉宁)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