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传来好消息,其所承担的农业农村部再生稻试种项目取得成功。由中民富(广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在东七村种植的60亩丝苗米“青香优19香”再生稻示范片,头季稻亩产606.5公斤,再生季亩产335.5公斤,两造亩产达942公斤。
据介绍,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即种一季收获两季的种植方式。再生稻栽培不需要犁耙田、育秧、移栽等栽培环节。同时生育期短,生长期一般为60-80天,特别适合积温在水稻生长一季有余、二季不足的粤北丘陵山区。
省农业推广中心首席专家、省种子协会会长林青山教授表示,乳源山好水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高端丝苗米产业。如果头季稻能合理密植,相应提高抛插密度,机收时注意晒干田防压坏稻头、留茬越低越好等技术措施到位,两造亩产量可进一步提升,有望突破1000公斤,节本增效显著。
一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再生稻种植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坚定了一六镇打造生态农业、以粮食产业为主的专业镇发展方向。接下来,将继续着眼于一六镇资源禀赋,按照“企业+科研院校+农户”的思路,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大力推动打造“4+1”模式粮食产业专业镇,即大力培育再生稻基地、新优水稻繁制种、育秧育苗中心、专业大米生产以及大米精深加工的“4+1”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书写一六镇新的篇章。(转载韶关日报 文静 曾润垟)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