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丰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黄磜镇片区)顺利通过竣工初验。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新丰县形成了含大量山体陡坡、岩体陡坎、采矿废碴堆积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致使水土流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等,严重破坏了当地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对此,该县正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摸排认定历史遗留矿山图斑354个,涉及面积15952.2亩,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区部署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明确7个重点修复区和13项重点工程。
本次完成竣工初验的韶关市新丰县2023年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黄磜镇片区)正属于此前谋划的13项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于2023年9月8日开工,总投资约2026.69万元,主要针对黄磜镇雪峒村以及梅坑镇司茅坪林场区域内的34个无法确认恢复治理责任主体或原采矿权已灭失的无主废弃矿山图斑进行修复治理。通过边坡稳定、土壤改良、生态复绿等工程,使得1634.586亩的“矿山疮痍”焕发新绿,极大程度提升地质环境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能力,还给村民一片绿水青山。
据悉,自2020年以来,新丰县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超1.6亿元,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超1.17万亩。“矿山疮痍”实现蝶变,“绿水青山”成色更亮。(转载韶关日报 刘璐 陈顺)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