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绿美韶关 > 生态治理

全力推动生态保护 书写绿色华章
——《2023年韶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时间:2024-06-18 11:43:30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达358天,优良率达98.1%、江河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且为优……一系列数据令人欣喜。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的《2023韶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了解到,2023年,我市从空气质量到水环境,从声环境到辐射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个方面均展现出稳步前进的成果,为全市人民打造更为优质、宜人的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市区优  各县亦出色

  《公报》显示,2023年,韶关市区城市环境空气多项指标表现优异,其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3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0.9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第90百分位数为126微克/立方米,以上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达358天,优良率高达98.1%。  

  除市区外的7个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南雄市在可吸入颗粒物与细颗粒物年均值方面居首,仁化县二氧化硫年均值最高,始兴县二氧化氮年均值最高,乐昌市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最高,仁化县和始兴县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第90百分位数最高。在空气质量优良率方面,乳源瑶族自治县、翁源县、始兴县并列第一。

水环境质量表现出色

  《公报》可以看出,2023年,我市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也表现出色,全市11条主要江河的34个市考以上手工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与2022年持平,其中Ⅰ类比例为2.94%、Ⅱ类比例为88.24%、Ⅲ类比例为8.82%。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在全省排名第2,水质指数改善幅度更是位居全省第1。在县(市、区)中,新丰县、乳源、仁化县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占据前三位。  

  在声环境方面,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区开展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同时,道路交通噪声也得到相应监测。在城市功能区声环境中,市区四个功能区点位监测显示,昼间达标率达93.8%。

生态守护进行时  天更蓝水更清

  2023年,我市在打造美好生态环境的征程上坚定前行,多管齐下,全力以赴。

  在守护蓝天方面,以臭氧污染防治为核心,精准施策。深化重点污染源治理,推进长流程钢铁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与深度治理;开展涉VOCs领域综合治理,全面调研企业排放情况;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机动车路检与用车大户检查成效显著;强化污染天气研判管控,与气象部门合作,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警能力并细化管控措施。  

  在保卫碧水方面,多措并举,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系统推动污染河湖治理,围绕多方面大力开展源头管控,对重点断面精准施策;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分级管理;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超额完成排查任务并整治全部问题排污口;积极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补齐管网短板;健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印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绩效。(转载韶关日报 陈宇明)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