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新型城镇化建设 > 县域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镇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
发挥人大职能 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9-11 11:05:09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谋“一域”,则兴“全局”。镇域经济作为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点。  

  新形势下,如何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底板?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浈江、武江、仁化、乳源等地,聚焦乡镇建设规划编制、乡镇特色产业培植、乡镇经济总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监督、引领和带动作用,切实督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质效提升,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贡献韶关人大力量。

  直面短板不回避 强化监督质效

  产业是镇域经济的四梁八柱。  

  在浈江区犁市镇,层层山峦种着连片的油茶树,颇为壮观。  

  代表们走进当地的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内打造的研学实践基地涵盖韶关茶花森林公园、油茶故事馆、油茶博物园等项目令大家耳目一新。  

  据友丰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创新油茶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集种植栽培、加工销售、科技研发、研学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园区共种植油茶1.6万亩,年产值约750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  

  “立足实际,找对路子,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走出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代表们纷纷感受到特色经济的魅力和活力。  

  连日来,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议、一路思,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各项目建设进程、后续发展情况,把客观准确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调研的重要成果来衡量。

  “我们想了解你们目前遇到了哪些难题,调研组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每到一处,代表们都与当地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对话,通过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研究项目谋划、要素保障、产业聚链成群、精准招商引资方面的短板。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的传统干湿淀粉类方便食品生产线乡村振兴车间项目负责人直言不讳:“我们正在建一个干面厂,后续如何优化产品、打开销路是最让我头疼的难题。”  

  乳城镇华盛家庭农场果树科学种植项目负责人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我们的柚子产量上去了,但物流成本太高,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浈江区犁市镇下陂村的水产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表示:“韶关大力发展牛蛙养殖业,但没有形成牛蛙屠宰、深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链,很难提高产品附加值。”

  “用地指标紧张,发展空间受限,部分项目因选址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要求而落地困难。”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产业链条的互补性、产业链企业间的契合度和关联性不足,阻碍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面对来自项目建设第一线的困难和问题,代表们不回避、不遮掩,摆在明面上认真分析、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将具体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有关单位,推动问题解决。

  发挥人大职能 找准症结“开良方”

  调研组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后,结合各地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会同市政府相关领导和市发改局、市住建管理局、市统计局分管领导一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  

  “乳源瑶族自治县可以充分利用好南水水库、瑶医瑶药、云门寺等资源,并通过以企引企的方式,发展矿泉水产业、特色保健食品、疗愈康养的银发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人大代表胡德宁建议。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县、镇、村的集体资源资产管理,逐步解决遗留问题,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此强化当地招商引资的要素保障。”县人大代表何旺财说。  

  镇人大代表朱格养指出:“建议发挥人大力量,协调相关部门将村里的部分基耕路硬底化,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  

  围绕各地在推进特色产业培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调研组指出,各地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的前提下,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谋划、精准发力。  

  针对各地提出的“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大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这一举措,调研组指出:“设施配套是否健全完善决定和影响着镇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但仍需注意站在全市的角度去考虑需求和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关系,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如何突出招商引资实效”这一问题,调研组建议“各地要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谋划、引进、落实的预审和评价,保障项目引得进、落得地。要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聚焦发展护航、纾困解难、权益维护等层面,推动当地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保障环境、法治环境等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也要全力支持本地成长性好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扩资增产,发展壮大。”……  

  一条条实实在在的建议,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智慧,承载着人民群众对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需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形成合力。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推动调研成果的运用,汇聚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动能”,齐心协力开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百千万工程”在我市落地落实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转载韶关日报 熊恬)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