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融合升级的富民产业……“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画卷正在“南岭画廊”乳源大桥镇徐徐展开。
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党委书记房东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大桥镇紧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选树培育契机,通过实施“1瓶水2桶油3项产业”发展思路,聚力“两纵三横”产业布局,起好步、加速跑,以赶超先进的奋斗姿态全面推进典型镇建设,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稳步发展。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有针对性的、简洁的乡村规划能够起到作用,能为城乡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为后续建设节省海量资源。”房东明说。大桥镇通过科学谋划和系统布局,以南岭画廊风貌带提升为契机,牢牢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持续深化落实“一廊一园”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2月与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合同,编制典型镇建设规划工作团队正式入场,迅速制定《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培育典型镇建设工作方案》,到各村踩点、走访,结合村庄实际开展科学规划设计。
大桥镇坚持边规划边建设,对照典型镇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建设新要求和现实情况,实施补短板、填缺项提升工程,谋划提升工程项目7个。2024年,该镇计划在大桥村委会附近新建科学布局、配套设施齐全的农贸市场;设置大桥特色南岭风情标志镇区入口通道;在主街道打造“大桥特色”“古道特色”的商业风情圩镇主街;在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和美丽示范主街实施绿美建设;在现有西京古道游客服务中心全面升级建成集镇区规划、历史文化、农产品展销一体的圩镇客厅;结合非遗综合文化发展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将线性绿化、杨溪河(大桥河段)的西京古道滨水步道形成串联,在古道公园基础上打造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以建设促进规划落地见效,以规划引领建设推进。
绿美生态强镇又富民
“以绿兴镇,镇因绿美。”房东明介绍,在2024年,大桥镇全面推动绿化美化建设和“十个一”落实落地,全镇一季度新增种植绿化苗木共15000余株,苗木完成率150%,建立绿化工作机制和管护网,设置“卫生监督岗”“环保治理岗”“绿化管护岗”等多类岗位,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工作。通过植树增绿,补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种植各类主题林,持续改善林相状况,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一季度共计开展22场种植先锋林、文明林等主题林植树活动,向乡贤募集绿美建设资金逾40万元。
同时,该镇结合铁龙头、深源红色碉楼的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实现绿美古树乡村、绿美红色乡村。还通过林下经济与中药种植产业、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打造万亩标准化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和油茶种植基地,着力推动绿色惠民富民,做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2024年,大桥镇种植油茶规模约3万亩,挂果面积约1.6万亩,预计带来收益约8000万元。
打造特色农业专业镇
大桥镇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作用,鼓足干劲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步伐“走出去”,优化服务“请进来”,积极利用广东省委台办、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东莞长安镇对口帮扶、优秀乡贤等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优秀企业,有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房东明信口说出几个典型例子,如石角塘村2024年引进总投资68100万元的新增签约项目,其中,蛋鸡养殖鸡蛋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65100万元,数字化仓储分拣配送中心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红星村引进小番茄种植农旅融合基地,企业计划投资5000万元,预计基地建成后可解决300余人就业问题;大桥镇华顺大豆种植与豆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此外,该镇以做好以国道240为轴线的“南岭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专业镇打造培育,辐射发展花生、水稻、高山蔬菜、南岭水果等主要产业。连片打造2000亩油茶种植基地。推进烤烟房建设项目,一期建设30间现代化电烤房,计划总投资600万元;以粤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数字化仓储分拣配送中心为依托,助推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在成片果园种植的基础上,在农户房前屋后或村庄周边种植2500株黄桃树苗,打造清溪洞黄桃特色村寨,同步建设绿色公共空间,建设亭台、步道等公共活动设施,为周边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让百千万工程发展红利惠及全体村民。
房东明表示,接下来,大桥镇将持续结合镇区发展特点,持续开展品质提升建设和产业发展,以镇区作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以“头号工程”力度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转载韶关日报 文静 李铭 邹佳燕 叶雅静)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