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媒体聚焦

把“任务单”转化为亮眼的“成绩单”
——访南雄市湖口镇党委书记王昊

时间:2024-05-27 10:19:26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湖口镇作为我市“百千万工程”计划选树培育的典型镇之一,如何充分发挥镇一级在“百千万工程”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赋能强镇兴县加速跑?近日,南雄市湖口镇党委书记王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答好镇域考卷,是“百千万工程”的破题关键。今年,湖口镇将乘势而上,乘风起航,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到乡镇工作全领域全过程,把重点项目的“任务单”转化为经济增长稳、城乡发展好、民生福祉强的“成绩单”,奋力实现镇域各项事业全面争先进位,为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谱好湖口新篇章。

做好“特”文章  激活镇域经济“主引擎”

  今年以来,湖口镇围绕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等,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亮目标比决心、明思路提方法。“湖口镇依托资源禀赋,抢抓典型镇培育的机遇,建立市直部门包镇联系工作机制。”王昊透露,湖口镇与广东省建筑院共同编制典型镇建设规划。另外,还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包镇单位系统谋划近、中、远期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70个,总金额17.3亿元,绘制推进典型镇建设“路线图”和“施工图”。  

  当提及未来如何发展时,王昊说,湖口镇立足农业类专业镇发展定位,深挖“紫土地”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2024年一季度引进6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招商投资额3.8亿元,新增“四上”企业一家。导入“两园三厂”,依托两大省级园区,建设稻米、碎米、米糠的深加工基地和香米科技加工中心,延长香米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探索香米副产品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实现香米“种得好、产量高、卖得俏”,助推强村富民。

对标典型镇  提升人居环境“新颜值”

  漫步湖口镇,映入眼帘的是已焕然一新的景象。附近的居民深切感受到这里短短数月间的巨大变化——老旧围墙经过精心修缮,焕发新生;车辆停放有序,路面整洁宽敞……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美丽圩镇建设的推动下,显得和谐而充满生机。  

  湖口镇作为我市“百千万工程”计划选树培育的典型镇之一,以高效、高标准的姿态,全力对标典型镇,积极推动各项工作。  

  “湖口镇紧扣圩镇建设‘七个一’总要求,以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推动省道342线道路设施提升、农贸市场扩容提质等项目动工建设,大力开展圩镇环境整治,改造‘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进一步打造美丽圩镇、幸福圩镇样板。”王昊告诉记者,湖口镇还结合圩镇水系岸线、地形、植被等,坚持“见缝插绿”原则,因地制宜改造“美丽河道”“绿美小公园”,把家门口的空地变成绿美生态空间。聚焦服务群众短板,重点完善学校、文体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等民生基础设施,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生态宜居典型镇的培育。

开展绿化美化行动  全方位提升镇域“硬实力”

  作为全市“百千万工程”计划选树培育的典型镇之一,湖口镇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索和推进典型村培育项目?王昊表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足“村容增颜、村集体增收”两个目标。围绕“绿、美、富、护”的思路,持续“增绿”提质,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培育“和美”乡风。利用乡村振兴积分制和党员打卡制,完成绿化铺设面积约1.5万平方米,修建树池350多个、种植树木1.8万余棵,营造全民参与村庄美化绿化的浓厚氛围;三是探索“共富”路径。充分挖掘城镇“边角料”、闲置土地打造“绿美+果园”“绿美+苗圃基地”。四是建立“共护”机制。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学校参与护绿行动,通过划区域、明责任形成党建引领绿美共植共护格局。  

  “今年,我们要对照典型镇‘1+4+7+9+N’行动指引开展培育工作,推动政策向典型倾斜、要素向典型集聚、力量向典型集中,统筹做好定位谋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特色项目等,切实逐步把典型镇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以实际行动推动典型镇培育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王昊充满信心地说道。(转载韶关日报 陈宇明)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