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进展成效

深耕粤北田野 强县促镇带村
——韶关加速提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时间:2024-10-18 10:33:3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作为广东的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城市韶关,如何奋起直追、弯道超车,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韶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统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焕新“里子”“面子”“底子”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在粤北大地掀起,全市县镇村产业项目逐步起势。2024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54%,29个镇(街)提前完成全年招商任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发展空间不断释放,县镇村“里子”更实。  

  纵观城乡各地,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典型镇村重点区域环境卫生不断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成效明显。2024年上半年全市54个高速路出口通道绿化品质提升全面完成,县镇村“面子”更靓了。  

  全市整改落实工作见行见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负担切实减轻,干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县镇村“底子”更厚。  

  2024年上半年来,韶关大力推进全员招商,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各个园区“1+6”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积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与此同时,韶关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聚力发展共富型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镇级强镇富村公司上半年来新增营业额9524.74万元,利润653.95万元,分红给村集体127.04万元;累计新增高附加值产业项目1529个,完成投资64.24亿元,吸纳就业2万多人次;累计建成运营共富车间219个,实现全市99个涉农镇(街)全覆盖,吸纳就业17141人,带动村集体增收1624.1万元。  

  在以人为本、以县为重的新型城镇化浪潮中,韶关2024年上半年来,在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和城乡绿美上下功夫,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流转零散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等,释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落户城镇“零门槛”,全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2173人。  

  在典型镇村建设中,南雄市珠玑镇、始兴县顿岗镇、乐昌市北乡镇等3个首批典型镇及22个典型村被省评为“好”等次。人居环境整治、城乡绿化美化持续推进……

增强县镇村发展内生动力

  风起潮涌,追风赶月。  

  接下来,全市将加力提速发展县域产业,深入推进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定点招商,加强招商项目全程服务,全面做好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链条管理,扎实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1+6”平台建设,明确各县(市、区)产业定位、发展重点,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同时,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用好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推行“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努力打造“韶关最低成本”的营商环境。  

  粤北城乡大地将加力提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定出台《韶关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2024—2027年)》,统筹推进县域交通物流、城乡供水、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扩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力争今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同时,持续抓好首批典型镇村建设,加快完成“一镇三村”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推动植绿护绿提质增效。  

  为加力提速促进乡村振兴,韶关在守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持续用好“一清单两图两表两平台”,大力发展共富型产业;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圩镇、村庄、路域、河道环境整治,推进“六乱”“三线”整治,擦亮干净整洁乡村底色。

  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接下来,聚焦“百千万工程”,韶关将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各单位立足发展实际,探索“小切口”改革,构建“行业有特色、部门有亮点、市县有品牌”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扩大整治范围,研究梳理完善点状供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耕地下山、林地上山等政策指引;统筹整合上级支持资金、各类帮扶资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资金和发挥“AA+”融资平台作用,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不断增强县镇村发展内生动力。(转载韶关日报 吴梦雁)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