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医疗卫生机构 > 粤北人民医院 > 院务公开 > 医疗机构概况

医疗机构概况

时间:2023-11-27 16:22:26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一、医疗机构基本信息

粤北人民医院简介

粤北人民医院创建于1886年,前身是英国基督教会循道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21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114,进入到全国前8.5%行列,等级晋级为A+。2022年通过国家三甲医院复评。

医院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地处五岭山脉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区,南联珠三角,北接湖南江西。目前,医院占地面积约14万㎡,建筑面积24.7 万㎡,开放床位2800张,现有职工386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8人,博士54人、硕士61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 50人。临床医技科室共58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骨科),省级重点专科19个,是国家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深受粤湘赣人民群众认可。韶关市47个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有30个设在我院。医疗服务范围覆盖广东粤北片区,辐射邻省郴州、赣州部分地区约1000万人口,2022年医院门诊诊疗人次142万人次,出院12.4万,四级手术8168人次,CMI 1.29。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是广东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示范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一百多年来,医院形成了“专业、诚信、责任、进取”的价值观和“以人为本,服务卓越”的服务宗旨,提炼出了“竭诚为民众健康服务”使命;着力建成公众形象和声誉良好、医疗技术全面领先、社会满意、员工凝聚力强的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医院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长足的发展。2018年获批成为广东省第一期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着力提升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经过5年的高水平医院建设,建成了精准医学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前沿新技术,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等国家级限制类技术、省级限制类技术,医院医疗质量显著提高,学科能力显著提升。呼吸、肿瘤、神经、儿童、创伤、口腔共6个专业被省卫健委定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省内医疗分中心,脾胃病专科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全科医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医院省级重点专科达19个,占医院专科总数的33%。在2022年全省155家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DRG能力指数位列第13名,其中DRG组数第3名、总权重第9名、学科建设第11名、CMI第21名。在2022年广东省医保医药服务评价中,医院综合总分排名全省第4,医保运营评价排名全省第1。2021年获批成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继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之后,医院承接的又一重大建设任务,被列入2022、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及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71亿元,力争在2025年,建设成为广东省北部片区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公卫应急能力,有效发挥省域内高水平医疗机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院历来重视科研、教学工作。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构建了覆盖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每年承接大批汕头大学、韶关学院等多院校在校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及规培生、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建成了医学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Ⅰ期临床试验中心,建立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粤北人民医院临床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粤北人民医院—夏咸柱院士临床病原体数字化精准诊断联合实验室,为医院科研的高速发展夯实了平台基础。近5年共获科研立项956项,较上5年周期增长78%,科研经费增长497%。其中省自然和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2020年,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IF:46.898)上发表论文;2022年,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176.079)发表通讯文章,论文发表不断突破高分区,科研实力持续增强。

医院一直重视发挥高水平医院带动、引领、帮扶作用,多措并举推进粤北地区优质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2020年始全面托管南雄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粤北人民医院南雄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央苏区南雄市布局。全面托管3年来,该院门诊人次增长40%,出院人次增长80%,手术人次增长1900%,微创手术、三级手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且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始兴县人民医院、乐昌市人民医院和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家县级医院,以项目为导向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有力夯实了县域卫生服务能力。牵头组建的粤北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现共有19家,包括10家县级医院、4所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步扩大。通过专科共建、专病联盟、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形成共享医疗资源的运行模式。作为广东省卫健委建设的20家远程医疗省级建设单位之一,以建设区域远程诊断中心为抓手,促进优质资源的扩容延伸。区域云影像诊断平台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以来,为基层医院和群众出具远程诊断报告16980份,实质性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资源。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粤北人民医院继续以党的新时代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建成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群众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医院地址:韶关市惠民南路133号     邮编:512025
急诊电话:0751-8120120         院办电话:0751-6913207
传真:0751-8101956          医院网址:正在建设

(更新日期2023年10月31日)


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图片1.png

三、经批准开展的各项诊疗技术和特殊临床检验项目

可登陆医院官网查询(我院官网正在建设中)。


四、重点专科人员的组成

(一)粤北人民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科室和医师名单

脊柱外科

胡孔和

席新华

包拥政

田高强

司泽兵

钟学仁

吴礼杨

卢林俊

创伤骨科

刘国强

袁长粮

刘杠

周俊

蔡广荣

邹佳伟

张志鹏

杨轩

王楹

廖军健

曾令国

谢龙

周龙泽

郭杰坤

唐华军

关节骨病科

张德

关节骨病科

朱文刚

胡智强

彭小明

周斌

杨庆磊

刘胜平

黄耀斌

丘宏伟

疼痛( 中医骨伤科)

李文俊

杨建华

何小龙

张特

梁伟

彭小东

(二)粤北人民医院省级重点专科科室和医师名单

心血管内科

唐良秋

张社兵

陈宝峰

范文茂

刘向阳

陈锦峰

陈泽芳

顾新元

李爱华

梁万添

陆金生

庞军刚

黄波

杨莉军

袁书国

周启林

周婉明

陈云宪

梁家荣

邓华亚

侯进辉

张喆婷

彭文召

梁展波

何炬

黄诗俊

李娟

钟鸣

曾艳

蒋艳平

刘宣宣

刘卫林

张国威

欧阳帆

涂少文

王九龙

夏珏

廖江延

袁秋晓

刘相应

陈伟强

神经内科

陈俊斌

王定佑

李雪莲

陈鹏

陈韶玲

陈素娟

邓旭辉

李兴明

林盛

刘建祥

杨志

朱瑾华

谷玉平

黄钰全

刘启亮

叶兰香

焦臣泽

邱彩霞

刘娟娟

马己才

郭骏辉

张慧

范炜豪

蔡慧敏

刘韬

刘蕾

谢昱宇

内分泌内科

吴建能

罗春英

熊斌

熊周怡

周莉迪

梁顺

潘海东

程雄

消化内科

陈斌

朱蔓然

焦志勇

邓娜

陈姣艳

李明贤

王晓梅

李盛

胡中邦

周立平

钟燕明

饶佩斯

秦永军

朱振浩

曹文波

吴卫莉

郑永志

黄业鸿

雍强

郭勇杭

卢如相

何丽娟

夏悯馨

刘胜雄

杨成

曾威龙

血液内科

杨丽萍

黄刚

黄亚丽

廖建军

谢治军

黄继贤

汪明利

黄喜儒

唐明洁

赖海生

盘婉盈

剡晓波

肾内科

何敏

张魁正

唐君平

曾晓琳

梁泽智

吴慧兰

陈志强

李儒刚

刘权

宁琳

匡旭玲

吴宗谕

全科医学科( 住 培 重 点 基

黄志红

蓝保珠

肖立中

 

全科医学科科( 住 培 重 点 基

薛冰

谢祥妹

黄华华

陈宇舟

刘出山

肖小兵

黄鹏

胡瑛

黄冬梅

郭银霞

阮豫才

王彩凤

邓建荣

高盈竹

聂煜晢

王剑楠

陈迪思

彭丽君

谭海智

朱章龙

贺星

陈道朋

谭奇良

施怡乐

黄雪珊

新生儿科

刁诗光

刘晓燕

邱建武

胡振红

邓雄连

李媛

胡丽

王冬妹

新生儿科

陈亚丽

曾雅丽

王慧

林小娟

中医科

肖政

吴东南

李逢春

李红

马晓霖

尹懿

郭丽珍

罗艺

杨冰

小儿外科

何惠玲

杨华

谢新泉

冉隆非

周祥兵

廖建恩

肝胆外科

黄从云

吴青松

朱庆胜

董荣福

胡竻生

王贵福

刘继兴

吴黎明

钟燕文

陈海敏

刘文瑛

欧阳再兴

谭勇

宋灏

肝胆外科

刘晖

赵家锋

胃肠外科

张涛

赖家骏

李定云

曾德强

朱晓峰

张旺发

周新栋

梁志平

谭逸衍

张小聪

张国雄

朱江

李小文

鲁振环

李康

王亮

何盛泉

胡志伟

翁伟明

乳腺头颈甲状腺外科

雷睿文

杨传盛

张凯

伍锦香

姚超灵

黄耀欢

付营慧

吴万明

黄仁峰

宫绪萌

欧林洋

李敏

陈卓荣

胸外科

黄淼龙

万仁平

刘静听

周琳

甘稳

陈慧勇

李友涛

廖洪亮

刘文粤

陈翀

神经外科

郭铭

朱飚

凌酉

卢亮

卢锦江

张心佟

吴佳隆

郑建桥

张能

王鹏

黄斌

罗文韬

田硕

宋启星

钟兵

张龙

冯金福

龙潮新

官春城

肖罡

梁晓华

李平安

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

肖源勋

刘兆辉

宋梦洁

宋茂林

张美光

何晓东

何学迅

肖勇

阳纯兵

妇科

胡红波

邹果芳

陈岩

王卫钢

周洁

余思思

李泛湘

何坚

余萍

彭海英

王冰冰

丁颂

易姗祺

李文静

刘建

李广敏

何剑芬

胡卫忠

刘燕霞

谢薇

刘明烨

刘慈娣

冯媛媛

杨雪霞

产科

张浔

彭红梅

宋清源

蒋秋林

金日男

杨燕

钟永红

胡彩华

检验科

科主任:赵平森主任技师


(三)粤北人民医院市级重点专科科室和医师名单

科室

医师姓名

杜日昌

丁宇

高双全

李静

肖高芳

王林辉

张莹

杨淑慧

郑丹

李娜

雷芳红

杨莎莎

钟丽娟

钟永红

金日男

刘燕霞

谢薇

刘明烨

刘慈娣

冯媛媛

杨雪霞

张浔

彭红梅

宋清源

蒋秋林

杨燕

胡彩华

超声诊断科

肖雨雄

邓芸

邓志娟

李小霞

梁爱群

刘纯钢

王晓明

单菲菲

超声诊断科

刘慧敏

黄秀颜

范锐斌

章剑云

张子妍

李琳

陈如梦

颜燚州

华方明

创伤骨科

刘国强

袁长粮

刘杠

周俊

蔡广荣

邹佳伟

张志鹏

杨轩

王楹

廖军健

曾令国

谢龙

周龙泽

郭杰坤

唐华军

儿科

肖小兵

黄鹏

胡瑛

黄冬梅

郭银霞

阮豫才

王彩凤

邓建荣

高盈竹

聂煜晢

王剑楠

陈迪思

彭丽君

谭海智

儿科

朱章龙

贺星

陈道朋

谭奇良

施怡乐

黄雪珊

儿童康复科

蒋英

谢国粦

何慧明

胡贵珍

魏爱嫦

肖求为

陈慧怡

妇科

陈岩

王卫钢

周洁

余思思

李泛湘

何坚

余萍

彭海英

王冰冰

丁颂

易姗祺

李文静

刘建

李广敏

邹果芳

何剑芬

胡红波

胡卫忠

肝胆外二科

朱庆胜

王贵福

刘继兴

钟燕文

陈海敏

刘晖

赵家锋

肝胆外二科

吴青松

董荣福

胡竻生

吴黎明

刘文瑛

欧阳再兴

谭勇

宋灏

黄从云

关节骨病科

胡智强

彭小明

周斌

杨庆磊

朱文刚

刘胜平

黄耀斌

丘宏伟

张德

核医学科

刘欣

温必辉

陈怡

陈娟

宾思颖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程江涛

邓日强

龚梅

侯红梅

刘清毅

彭峰

韦杰

肖芸

谢斌

杨印楼

尹迎秋

张宏华

陈庆

邓晗

姜芳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志兵

张朝顺

詹蓉

张亚飞

刘晓慧

程江涛

邓日强

龚梅

侯红梅

刘清毅

彭峰

韦杰

肖芸

谢斌

杨印楼

尹迎秋

张宏华

陈庆

邓晗

姜芳芳

周志兵

张朝顺

詹蓉

张亚飞

刘晓慧

脊柱外科

田高强

司泽兵

钟学仁

吴礼杨

包拥政

席新华

胡孔和

卢林俊

康复医学科

罗津宁

马贤聪

王鸣鸿

饶金柱

谢冬玲

康复医学科

杨泉

杨顺祥

陈敬君

钟立达

赵雯

周威

王晶

刘婷婷

鲍晓

蔡泽秦

唐琼

泌尿外科

李国良

陈桂柳

曾永茂

曾繁浩

邓吉旺

周琳雄

丁滔

赖斌

陈东

钟苏权

王航涛

雷光远

刁鹏飞

韩庆杰

陈清江

彭潋

蒋茂林

田超

韩跃辅

黎建欣

张朝胜

方海林

内分泌内科

罗春英

吴建能

熊斌

熊周怡

周莉迪

内分泌内科

梁顺

潘海东

程雄

全科医学科

黄志红

蓝保珠

肖立中

薛冰

谢祥妹

黄华华

陈宇舟

刘出山

乳腺甲状腺头颈外科

伍锦香

姚超灵

黄耀欢

付营慧

吴万明

黄仁峰

宫绪萌

欧林洋

李敏

杨传盛

雷睿文

张凯

陈卓荣

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

肖源勋

刘兆辉

宋梦洁

宋茂林

张美光

何晓东

何学迅

肖勇

阳纯兵

检验科

科主任:赵平森主任技师

神经内科

陈鹏

陈韶玲

陈素娟

邓旭辉

神经内科

李兴明

李雪莲

林盛

刘建祥

王定佑

杨志

陈俊斌

朱瑾华

谷玉平

黄钰全

刘启亮

叶兰香

焦臣泽

罗政

邱彩霞

刘娟娟

马己才

郭骏辉

张慧

范炜豪

蔡慧敏

刘韬

刘蕾

谢昱宇

神经外科

凌酉

卢亮

卢锦江

张心佟

吴佳隆

郑建桥

田硕

龙潮新

郭铭

李平安

朱飚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张能

王鹏

黄斌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罗文韬

宋启星

钟兵

张龙

冯金福

官春城

肖罡

梁晓华

肾内科

何敏

张魁正

唐君平

曾晓琳

梁泽智

吴慧兰

陈志强

李儒刚

刘权

宁琳

匡旭玲

吴宗谕

生殖医学科

罗慧旗

范舒舒

陈惠英

官蓉花

龙梅

林莉

李玉凤

张土砷

杨定

朱慧乐

疼痛科(中医骨伤科)

李文俊

杨建华

何小龙

张特

梁伟

彭小东

李文俊

杨建华

疼痛科(中医骨伤科)

何小龙

张特

梁伟

彭小东

胃肠外科

张旺发

周新栋

梁志平

谭逸衍

张小聪

张国雄

朱江

李小文

鲁振环

李康

王亮

何盛泉

胡志伟

李定云

曾德强

朱晓峰

翁伟明

赖家骏

张涛

物理诊断科

冯应君

谭景

王婷

叶培机

周素芸

朱剑华

聂文娟

聂思佩

黄艳

王瑾

刘泽宇

尧素琴

周礼鑫

消化内科

邓娜

陈姣艳

消化内科

焦志勇

李明贤

王晓梅

李盛

胡中邦

周立平

朱蔓然

钟燕明

饶佩斯

秦永军

朱振浩

曹文波

吴卫莉

郑永志

黄业鸿

雍强

消化内科(内镜诊疗中心)

郭勇杭

卢如相

陈斌

何丽娟

夏悯馨

刘胜雄

杨成

曾威龙

小儿外科

杨华

谢新泉

冉隆非

周祥兵

廖建恩

何惠玲

心血管内科

陈宝峰

陈锦峰

陈泽芳

顾新元

李爱华

梁万添

刘向阳

陆金生

心血管内科

庞军刚

唐良秋

黄波

杨莉军

袁书国

周启林

周婉明

陈云宪

梁家荣

邓华亚

侯进辉

张喆婷

彭文召

梁展波

何炬

黄诗俊

李娟

钟鸣

曾艳

蒋艳平

刘宣宣

刘卫林

张国威

欧阳帆

涂少文

王九龙

夏珏

廖江延

心血管内科(CCU)

范文茂

袁秋晓

刘相应

陈伟强

心脏大血管外科

伍源

冯远平

何伟波

钟涛

夏子怡

姚世源

心脏大血管外科

陈勇

廖成全

新生儿科

胡振红

邓雄连

李媛

胡振红

邓雄连

李媛

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胡丽

刘晓燕

王冬妹

陈亚丽

刁诗光

曾雅丽

王慧

林小娟

邱建武

胡丽

刘晓燕

王冬妹

陈亚丽

刁诗光

曾雅丽

王慧

林小娟

邱建武

胸外科

刘静听

周琳

甘稳

陈慧勇

李友涛

廖洪亮

刘文粤

万仁平

陈翀

黄淼龙

血液内科

黄亚丽

廖建军

血液内科

黄刚

谢治军

杨丽萍

黄继贤

汪明利

黄喜儒

唐明洁

赖海生

盘婉盈

剡晓波

眼科

刘金龙

郭智华

欧阳宇甲

刘淑娟

李萍萍

郭艳

刘文革

黄亚玲

贾晓静

叶阳君

肖琛辉

李瑜明

刘方梅

廖武

影像诊断科

方先来

黄卫

李英汉

刘干辉

彭建清

孙俊旗

万志方

吴小平

陈振松

孙莞琴

蔡树丰

陈华平

祝朝慧

杨丽娟

影像诊断科

胡景皓

张德清

张有用

彭宛琳

张涛涛

麦卫平

卢贤忠

李会芳

薛超

周彩红

陈肇平

李静

蔡明辰

麦宗强

李莉佳

李雪梅

杨淑敏

吴燕兰

罗瀚

陈雪霞

郑文杰

蒙卓妮

袁立清

黄钟情

李资金

谭静怡

许晓玲

黄建锋

肿瘤放射治疗科

崔磊

郭明江

区永聪

赖淑贞

廖卫坚

刘洪波

潘素明

丘全胜

司徒慧晶

徐晓南

肿瘤放射治疗科

张群功

王教成

王小艳

梁思贤

曾星

郭裕干

夏成程

杨芳

杨国清

余晓文

肿瘤内科

韩光明

陈小龙

张国平

赵利平

朱方清

康宁

陈伟

龙沛雲

陈双刚

黄中登

康丽萍

重症医学科

钟利民

李晓勇

李颖

刘易林

罗敏

欧阳晓仙

饶明清

孙烨

曹燕

何龙秀

吴金平

李永丽

郑育滨

谢恒

刘科成

邹莹

王美操

重症医学科

郭耿鸿

侯赋成

邓权亮

陈超

詹建军

曾海燕

夏兰芳

向明如

张静

邓龙

管建慧

彭云胜

黄丽萍

刘芳菲

五、承担的教学任务

粤北人民医院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且是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及韶关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医院1997年经广东省教育厅、卫生厅评审,达标国家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1997年批准为广东省住院医师15个学科的规范化培训基地,2003年成为广东医科大学临床硕士生培养基地;2004年经广东省教育厅、卫生厅评审,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2019年10月正式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经广东省卫生厅评审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2009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2010年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2011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13年批准为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年获准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共有17个专业基地,2016年被广东省人社厅批准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1年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粤北临床学院,2022年成立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且被评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现有硕士生导师50人,博士生导师1人。451人获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证书,71人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证书,本年度参加过各级师资培训的师资690人次。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约40人,在培住院医师303人,实习生500人,见习生400人,进修生150人。

医院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内、外、妇、儿、全、医技及护理等七个教研室,投资9000多万元的住培大楼和占地45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已投入使用。在教学工作中,医院对学生管理严格,带教规范,教学工作落实,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水平,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事业接班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医院教师或学生组队参加相关院校竞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被相关院校评为“先进教学单位”。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