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医疗卫生机构 >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 院务公开 > 医疗机构概况

2024年第三季度医疗机构概况

时间:2024-10-11 08:27:36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医疗机构概况

一、医疗机构基本信息

医院简介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建于1952年,是粤北地区集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地级市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机构,是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芙蓉新院区位于韶关市武江区育才路。占地136亩,一期工程开放床位500张的芙蓉新院区2021年全面启用。医院区间设有摆渡车。

医院整体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全信息化管理。全院拥有原装美国GE1.5T核磁共振(MR)、螺旋CT及DR系统,四维彩超、腹腔镜、高聚焦超声海扶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成人、小儿多台呼吸机等一大批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一流的胚胎生物实验室、一流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一流的遗传病诊断分析实验室。

至2024年,全院职工人数762人.卫技人员643人,占比:84.4%;其中医师191人,护士342人,医技人员110人;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职称70人,中级职称167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37人;编制科室56个,行政科室15个,业务科室41个。

其中,生殖医学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产科、妇科、儿科、儿童康复科、检验科是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产前诊断中心、乳腺病防治中心、儿童脑康复中心是市级特色专科。还拥有五官科、超声科、放射科、儿保科、妇保科等传统特色科室。年平均门诊量45万人次,年平均出院病人近2万人次。

医院专科技术水平处本地区领先,业务涵盖妇产科、儿科所有病种,整体建设走在广东欠发达地区、东西两翼地级市妇幼保健机构的前列,在同行中有着良好的知名度、信誉度。近5年,医院获得了国家、省、市20余个有分量的荣誉称号及嘉奖。

电子邮箱:sgbjy@126.com

地址:韶关市武江区芙蓉新区育才路1号。

二、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职能分工:

领导班子成员及责任分工
姓名职务性别联系电话责任分工
谢晓斌党委书记8711896主持医院党委全面工作。
陈艳党委副书记
院长
8711897主持医院行政全面工作。
饶世萍党委委员
副院长
8711933

一岗双责,分管保健部、集中采购科(设备科)、办公室、工会的管理工作

崔文娟纪委书记8711868一岗双责,

分管党建、纪检、审计、巡察、共青团,医院感染管理科,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科的管理工作

王雁副院长8711993一岗双责,分管财务科、医保管理科、护理部、信息科、新生儿科、医学美容科、皮肤科、产科、产前诊断中心、保健康复中心、妇科、体检中心(含婚检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的管理工作
杨宇党委委员
副院长
8711966一岗双责,

分管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人事科、药剂科(含药品、试剂及耗材采购工作)、总务科(含物业、基建维修及后勤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谭志勇党委委员
副院长
8746058一岗双责,分管医务科、质量控制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小儿外科、中医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乳腺甲状腺外科、麻醉科、内科、门诊部、急诊科、医技科室(检验与遗传中心、超声医学科、心脑电图室、病理科、放射科、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

三、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及经批准开展的各项诊疗技术和特殊临床检验项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未命名1676942352.jpg

四、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

项目名称

专科名称

学科带头人

重点专科

生殖医学中心

陈艳

产前诊断中心

李九凤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陈亚军

乳腺癌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刘卫平

宫颈疾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陈莉

特色专科

韶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刘冬俊

韶关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吴侃倪

妇科

李丽琴

儿童脑康复科

谭育华

儿科

谭志勇

中医科

刘一鸣


五、承担的教学任务

医学教育

医院2015年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2016年成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协作医院,是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牵头的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山大学妇科联盟成员单位。医院教学领导机构健全,设有妇、产、儿、新生儿等四个教研组,各教研组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工作落实。师资力量雄厚,承担韶关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临床带教任务,每年接收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现医院每年接收各院校实习生近70人,接收各医院进修生约50人。在教学工作中,医院教学工作者对学生管理严格,带教规范,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水平,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事业接班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多年来,医院坚持医教研结合,鼓励创新发展。以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利用作为医院发展动力,科研创新实力在粤北地区渐显实力。自2010年至今统计科研总56项,其中市立项39项,省立项3项,结题22项,获韶关市科技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二等奖5项,论文发表上百篇。每年新技术新项目十余项。每年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十余次,接受培训人员超五千人以上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