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翁源县 > 文化机构 > 翁源县博物馆 > 馆务公开 > 教育 > 知识扩展

白面仙岩洞穴址

时间:2019-11-11 09:54:1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白面仙岩洞穴址位于周陂镇藤山村罗屋自然村峒口山的岩石上,洞口朝东南。据1997年《翁源县志》记载,属宋代天然洞穴,面积约150平方米。洞口西靠峒口岩石主峰,东南部20米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1000米左右为周陂河,北距藤山村委会约500米,800米左右为县道X350线(江官公路),正面1000米是周陂石灰厂和后垦的连片养鱼池塘。

    洞穴址后建的北门与洞口砌有352级台阶,洞宽约5米,纵深约30米。洞穴址基本保持原貌,洞内到处是石花灯、石钟乳等天然景观。前洞右侧置放十八罗汉,后洞石岩高处竖着三关大帝的金漆塑像,后则安放长衣结髻的观音娘娘雕塑。观音娘娘右侧的壁洞有个“仙水池”,左侧的洞尾有个伸着脖子的天然神龟。洞门的岩壁刻有清朝贡生甘松生、民国诗人李少陵游览岩洞的赋诗。洞穴址现为翁源的主要游览风景区之一,信徒叩拜者众,香火鼎盛,是研究当地宋代天然洞穴的重要实物资料。1985年1月15日,翁源县人民政府将白面仙岩洞穴址公布为名胜古迹(翁府布[1985]1号)。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