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始兴县 > 党政机关 > 始兴县财政局 > 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 财政预决算

始兴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4-03-10 00:00:00 来源:财政局管理员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始兴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我县财政工作以生态发展富民强县为主线,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四大战略,主攻“三区”(园区、城区、景区)建设,着力保发展、促改革、惠民生,攻坚克难,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各项民生实事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良好。
(一) 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20967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81539万元,上年结余及批复决算补助8402万元,调入资金 87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51万元,比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加1871万元。
  2013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1044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8447万元,上解支出1797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200万元。与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通过的预算相比增加39731万元,主要是用于改善社会民生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已按规定报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意。收支对比年终滚存结余1052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度支出9782万元,实际净结余741万元,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3年预算具体执行的主要情况如下:
  1.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上划中央级收入情况。
 2013年,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65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389万元,增长16.91%,其中:上划中央级 “两税”完成109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716万元,增长6.99%。
 (2)上划省级收入情况。
2013年,上划省级“四税”收入完成799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931万元,增长31.86%。
(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13年,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1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126万元,增长20.48% 。其中:国税部门全年完成本级税收收入45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837万元,增长22.56%;地税部门全年完成本级税收收入170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704万元,增长18.86%;财政部门全年完成本级收入76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372元,增长21.91%。
2.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就业、住房保障和“三农”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84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8965万元,增长21.19%,主要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8638万元。重点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财力支撑。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493万元。重点支持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3)教育支出完成21538万元。重点支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130万元。重点支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加大科学普及力度。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771万元。重点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6254万元。重点支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
  (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1869万元。重点支持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水平,提高医疗保障及救助水平。
(8)节能环保支出完成3588万元。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工程实施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和水质、空气、土壤保护,支持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推动低碳发展。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1101万元。重点支持城乡事务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7141万元。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1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393万元。重点加大交通建设方面投入。
(12)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070万元。重点支持加快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我们通过强化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考核税种的征管入库,综合增长率达到17.53%。
2.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13年财政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社会保障、教育、农业、公共卫生等民生支出方面倾斜,进一步加大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扶持力度,努力促进平安始兴建设。
3. 收入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015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588万元。税收收入占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1.60%,税收收入的比重和上划省“四税”收入的增幅,在全市十县(市、区)中排位均居第二名。
(三)影响预算执行的主要问题。
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任务非常艰巨,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受2012年一次性税源的影响,给全年的收入目标任务带来较大的不可比基数,征收难度非常大;二是受投资性项目税收影响,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进度比较缓慢,导致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与全年目标任务差距较大;三是随着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刚性支出的不断增加,各项社会事业、政务管理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新增财力远远满足不了新增支出的需要,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9083万元,同比增收9996万元,增长110%。主要包括地方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5518万元,同比增支15026万元,增长143.21%。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征地和拆迁补偿等。
政府性基金收支累计结余221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五)预算执行的措施及成效。
2013年,我县的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推进财政各项改革,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1.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针对2013年收入任务重、税源少、征收难度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着力抓好重点税收征管,充分挖掘主体税种的增收潜力,2013年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首次突破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重点支出得到保障。积极发挥财政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县民生类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用于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住房保障、农林水事务等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资金77182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17%。
2.推动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支持新农村建设。2013年投入15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工程,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投入3517万元用于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组织申报2013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个,重点支持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9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争取中央和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8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项,直接受益4个自然村村民。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高速公路出口环境美化绿化项目。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全县拨付中央投资项目资金8290万元,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支持突出工业发展。全力支持工业平台建设,投入8636万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对县金融机构为“始兴县重点中小企业库”中的企业提供贷款所产生的风险损失进行补偿,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助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支持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做大做强、做精做美中心城市,全年共安排城建支出2588万元,重点支持金润大桥、沿江景观带工程、城区夜景工程、城区整治工程等中心城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
——支持外经贸和旅游业发展。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年共拨付资金541万元用于支持外资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安排6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和旅游创强资金,支持旅游经济发展。 
3.改善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按照“量化时限、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强化责任”的工作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拨付2071万元用于粮农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切实保障粮油生产、储备及供应的稳定;落实农业生产各项扶持政策,拨付481万元对能繁母猪、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和公益林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继续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对全县农民购买了每人每年1元的人身意外险,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3年新增800万元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人员工资及社保;拨付2076万元用于全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拨付41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建设及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拨付35万元用于落实职业中学助学政策、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投入1400万元用于教育创强、实施校舍安全和“新装备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拨付700万元落实山区教师岗位补贴。
——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安排文化事业费404万元,落实好“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筹集1000万元资金,完成了113个村36000户“村村通”工程建设,满足了全县18万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基本文化需求。
——建设全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筹资500万元用于支持始兴中医院建设,安排132万元用于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安排867万元用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资助标准,将县级配套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46元,实现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同等享受每人每年280元的补助标准;拨付113万元用于落实乡村医生政府津贴补助,加快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支持构建适合人居环境建设。争取生态保护补偿资金4586万元用于支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民生支出;拨付227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体育彩票公益资金26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广场、市民生态休闲广场建设。
——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切实做好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应急保障工作,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支援抗震救灾。2013年拨付救灾资金200万元用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和帮助灾区开展灾后重建;拨付补贴资金652万元,缓解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林业、城市公交、出租、农村道路客运、水运等行业的影响;投入200万元资金用于解决环卫工人的社保问题。
4.加强财政管理改革实现新进展。
——财政改革深入推进。以规范和高效为努力方向,以资金运行安全和使用效益提升为目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创新在部门预算编制手段上采用财政管理一体化平台综合软件。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县100个部门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完成,集中支付业务信息通过“韶关市统一收付平台”首次实现了与省国库综合前置系统的对接导入,使财政资金执行监督更加到位;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善政府采购操作秩序,2013年全县共完成采购预算62619万元,合同金额55848万元,节约采购资金6771万元,节约率10.81%。
——财政监管不断加强。加强财政监管,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开展了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2012年度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控和跟踪问效,促进政策落实;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组织对始兴中学、实验小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对财政内部的财务管理、预算执行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内部监督检查,强化会计监督;开展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提高预算执行率与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性;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对6个部门单位实施了8个项目资金进行了重点评价,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行;开展了土出让清理,2013年共排查了全县53家工业用地和128家商业用地,及时追缴了土地出让金;把好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关,全年共审核政府投资项目124项,送审预算项目50项,送审金额33706万元,审定金额31204万元,核减资金2502万元,核减率7.4%,送审结算项目74项,送审金额17449万元,审定金额17131万元,核减资金318万元,核减率2%;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了241人参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组织会计人员面授培训431人、网上培训403人;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偿还和消化债务,全年共归还墨江河堤防洪工程贷款本息712万元。
——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一是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2013年4月,财政部门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到我县进行财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效能。通过开展效能检查、实施责任追究等措施,全面促进行政执行力的提升。三是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建设为民、务实、清廉财政队伍。严格按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开展个人查、股室查、单位查等方式,逐一对照查找履行每项岗位职责时存在的庸、懒、散、奢四种不良风气,并从教育、制度、监督三方面落实防控措施,四是抓好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加强内外沟通协调,依法办结答复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4件。
2013年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财政实力逐步增强,为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总量小,刚性支出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统筹发展能力有待继续提升,资金监管力度还不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二、2014年预算草案
2014年我县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按照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安排政府财力,强化底线民生保障,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1.2014年财政收入安排。
根据2014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以及对2014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求,按2014年财税政策可比口径,编制2014年财政预算总收入为7922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082万元,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24896万元,非税收入9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67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523万元,调入资金947万元。
2.2014年财政支出安排。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014年财政安排支出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2014年我县财政预算总支出7914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1%,上解支出1842万元。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前提下,按照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始兴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及政策性增支力度,净增支9194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95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1622万元,增长13.2%。主要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增支和从2014年1月起按人均每月350元的标准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
(2)公共安全支出4113万元。
(3)教育支出1420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1173万元,增长9%。
(4)科学技术支出419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2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1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2262万元, 增长18.3%。主要是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五保户低保一次性价格补贴、增加机关单位人员抚恤金标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偿安置金和城乡居民低保列支。
    (7)医疗卫生支出566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1362万元,增长31.7%。主要是县公立医院改革及行政事业医保增支。
(8)节能环保支出514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1007万元。
(10)农林水事务512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830万元,增长19.3%,主要是提高村干部及村(居)办公经费。
(11)交通运输支出261万元。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6万元。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33万元,增支110万元,增长34.1%,主要是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14)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4万元。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09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2768万元,比上年预算增支646万元,增长30.4%,主要是公积金配套比例从10%提至12%。
(17)预备费800万元。
(1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042万元,对比上年计划增支280万元,增长36.7%。
(19)其他支出700万元。
(二)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以及地方教育附加等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结合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规定以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编制我县本级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3730万元。
根据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的原则,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730万元,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文化体育事业、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等。
三、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县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法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更加注重财税收入征管,着力加大依法治税力度。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健全协税护税机制,完善税源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有力支持财政增收;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堵塞征管漏洞,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拓宽收入领域,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
    (二)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职能,着力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支持推动园区发展扩能提质,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支持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引导优势企业做大应税销售总量;加大对地方财税贡献率高的产业及项目支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粤北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更加注重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
注重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服务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以落实民生实事为主要抓手,切实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三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努力解决好低保、五保、孤儿、残疾人供养、医疗救助等底线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理财原则,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坚决制止各种浪费行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优先安排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更加注重财政改革,着力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探索建立绩效预算,逐步推进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编制有绩效目标评审,预算执行过程有绩效跟踪,预算执行结果有绩效评价与绩效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为政府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类重大决策提供绩效参考;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建立透明预算,积极完善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细化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政府采购秩序;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投资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资金监管制度,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踪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监管,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与依法处置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五)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财政人员整体素质。
  注重效能,树好社会形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干、廉洁高效、能打硬仗”的财政干部队伍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行风建设、效能督查和制度督查。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财政机关活动,精简办事环节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通过加强财政干部学习、培训,提高财政干部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的观念,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进一步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2014年,我县的财政工作任务将会更加艰巨、压力更加巨大,财政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迎难而上,确保完成今年的预算任务,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