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始兴县 > 党政机关 > 始兴县财政局 > 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 财政预决算

始兴县2014年财政决算报告

时间:2016-07-26 00:00:00 来源:财政局管理员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始兴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

 

始兴县2014年财政决算报告(草案)

黄月文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报告我县2014年财政决算,请予审议。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14年,县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852万元,比上年增收5701万元,增长18.91%,超额完成了年初人大下达的34082万元预算任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如下:

税收收入情况:

2014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509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9.98%,同比增收3502万元,增长16.22%。主要税种完成如下:

1、增值税累计完成44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46%,同比增收1035万元,增长29.88%

2、营业税累计完成489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2.32%,同比增收506万元,增长11.53%

3、企业所得税累计完成16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4.97%,同比增收221万元,增长15.34%。其中国税局1163万元,地税局499万元。

4、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406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81.20%, 同比减收3万元,下降0.73%

5、资源税累计完成2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90%,同比增收37万元,增长16.82%

6、城市维护建设税累计完成131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09%,同比增收27万元,增长2.10%

7、房产税累计完成65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2.25%,同比增收71万元,增长12.16%

8、印花税累计完成22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0.26%,同比减收61万元,下降21.03%

9、城镇土地使用税累计完成137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71%,同比减收27万元,下降1.92%

10、土地增值税累计完成12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1.25%,同比减收427万元,下降25.80%

11、车船税累计完成2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2.00%,同比增收17万元,增长7.98%

12、耕地占用税累计完成373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5.90%,同比增收987万元,增长35.90%

13、契税累计完成28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2.64%,同比增收1195万元,增长72.64%

14、烟叶税累计完成17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88%,同比减收76万元,下降4.12%

非税收入情况:

2014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07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16%,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0.02%,比上年同期增收2199万元,增长25.68%。具体如下:

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累计完成3537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32.52%,比上年同期增收1143万元,增长47.74%

2、罚没收入累计完成1779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68.16%,比上年同期减收709万元,下降28.50%

3、专项收入累计完成136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7.12%,比上年同期减收104万元,下降7.07%。其中: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79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80%,比上年同期增收26万元,增长3.40%;排污费收入完成1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56%,比上年同期增收8万元,增长4.88%,其他收入完成40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7.99%,比上年同期减收138万元,下降25.46%.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累计完成8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46%,比上年同期增收59万元,增长7.61%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累计完成270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11.02%,比上年同期增收1482万元,增长121.58%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15036万元,为县人大通过预算的150.76%,比上年增支6459万元,增长5.95%2014年,我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在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调整支出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好十件民生实事支出。在兼顾民生支出的同时,提高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增长,保障了各项经济指标的有效增长,有力保障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分别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完成16607万元,同比减支713万元,下降4.12%。重点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财力支撑。减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省一次性补助支出减少的影响(南岭生态发展资金1380万)。

2、公共安全完成5804万元,同比减支3689万元,下降38.86%。重点支持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减支的主要原因是省公共安全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减少。

3、教育完成21123万元,同比减支535万元,下降2.47%。重点支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减支的主要原因为教育创强基本结束,我县对创强的投入阶段性减少,创强以后的教育投入转变为维护和保障为主。

4、科学技术完成2002万元,同比增支872万元,增长77.17%。重点支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增支的主要原因是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加大了对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

5、文化体育与传媒完成2001万元,同比增支1230万元,增长159.53%。重点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将广播电视台收费纳入了预算内管理,支出随之增加。

6、社会保障和就业完成21256万元,同比增支5002万元,增长30.77%。重点支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增支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人员工资增加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1191万元,提高就业补助和农村生活补助306万等等,确保了底线民生。

7、医疗卫生完成15633万元,同比增支2446万元,增长18.56%。重点支持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水平,提高医疗保障及救助水平。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医疗保障的投入,城乡医疗保险补助资金从280/人·年提高提高到320/人·年;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65/人·月提高到80/人·月;公共卫生补补助标准从30/人·年提高到35/人·年;落实城乡医疗保险县级资金1115万元,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县级资金461万元等等。

8、节能环保完成3662万元,同比增支74万元,增长2.06%。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工程实施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和水质、空气、土壤保护,支持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推动低碳发展。

9、城乡社区事务完成1801万元,同比增支700万元,增长63.58%。重点支持城乡事务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增支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增加。

10、农林水事务完成18552万元,同比增支1401万元,增长8.17%。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支的主要原因是省增加农村综合改革支出1476万元。

11、交通运输完成1601万元,同比增支208万元,增长14.93%。重点加大交通建设方面投入。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完成271万元,同比增支134万元,增长97.81%。重点支持安全生产监管。

1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完成428万元,同比减支368万元,下降46.23%。主要用于矿产资源专项安排支出。减支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省专项资金减少。

14、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完成399万元,同比增支72万元,增长22.02%。主要用于种粮补贴,粮食风险金、食用油储备及储备粮网点维修。

15、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809万元, 同比增支739万元,增长35.70%。重点支持加快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增支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住房公积金比例从10%提高到12%,以及我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增支194万。

16、其他支出完成219万元, 同比减支915万元,下降80.69%。重点支持乡镇财务改革及乡镇建设。减支的主要原因是省一次性专款产业转移工业园专项资金和平价商店“三项建设”资金减少。

(三)公共财政预算年终决算平衡情况

2014年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44391万元,其中:公共预算收入3585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7890万元,调入资金641万元,上年结余及批复决算补助10008万元。2014年县财政总支出累计完成144391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5036万元,上解支出2626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000万元,收支对比年终滚存结余25729万元,其中净结余257万元,结转下年度支出25472万元。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四)上划收入情况

2014年,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9062万元,同比增收2545万元,增长15.4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2857万元,同比增收1891万元,增长17.24%

上划省“四税”收入完成8403万元,同比增收412万元,增长5.16%

二、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情况

2014年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3902万元,同比增收9854万元,增长28.94%,其中本级财政基金预算收入20254万元,同比增收1171万元,增长6.14%;上级补助收入15108万元,比去年增收6883万元,增长83.68%,主要为省补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增加3600多万,补助地方教育附加增加2000万。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6777万元,比去年增支11269万元,增长44.18%,其中教育60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2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34147万元、农林水事务458万元、其他1346万元。上年滚存结余8540万元,全年基金总收支对比滚存结余7125万元,实现了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

2014年我县土地出让金收入18159万元,比去年减收543万元,下降2.9%。支出19208万元,比去年增加2816万元,增长17.18%。收支相抵,已是入不敷出状况,加上历年批复列支的工程项目资金,目前仍有1亿多资金未能支付,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推进。

三、预算超收安排和使用情况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最后调整数为35852万元,对比年初县人大通过的收入计划34082万元,超收1770万元。超收收入主要用于民生投入,主要项目包括:

(一)教育管理事务支出201万元。主要包括:

1、春节老师慰问金130万元;

2、教师体检经费57万元;

3、离岗退养民办教师生活费增加12万元;

4、工勤人员工资调增2万元;

(二)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人群慰问,增加抚恤等支出184万元。主要包括:

1、春节慰问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敬老院经费132万;

2、增加教育抚恤金和遗属补助52万元;

(三)自然灾害、退伍安置、残疾人护理等社会保障事务支出232万元。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37万元;

2、春节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经费14万元;

3、冬季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及优秀士兵奖励金116万元;

4、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配套资金56万元;

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及机动轮椅燃油补9万元;

(四)医疗卫生保障及计划生育事务201万元。主要包括: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37万元;

2、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养老保险费37万元;

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金28万元;

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县级配套资金99万元;

(五)节能环保及技术升级支出909万元。主要包括:

1、小水电协会技术升级费用217万元;

2、相关企业节能降耗支出692万元;

(六)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43万元。主要包括:

1、调增环卫工勤定额人员工资待遇35万元;

2、环卫工人高温津贴5万元;

3、环卫工人节经费3万元;

四、财政预算县级追加支出情况

2014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县级临时追加支出8628万元,剔除上级新增补助和超收收入列支(其中:上级新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补助2669万元,新增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1724万元,县本级超收收入1770),实际追加支出2465万元。2014年在年初预算收入无法满足各项支出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转移支付补助,调整支出结构等措施筹集资金,支持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力保障了县委、县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保增长支出1843万元,主要是为了确保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完成,以及为了争取更多上级项目建设资金,县政府对有关部门的奖励及配套资金。

(二)保运转支出622万元。主要是根据上级工作安排以及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临时安排的各项运转经费。

五、财政运行主要情况

(一)财政收入增幅进入全市前列。2014年,县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852万元,同比增长18.91%,高于全市各县(市、区)平均水平2.38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创近三年来的最高点。

(二)各征收部门圆满完成收入任务。2014年,各征收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打好组织收入的攻坚战,圆满完成县人大下达的年初预算收入任务。国税部门完成本级税收收入56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09%;地税部门完成本级税收收入194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04%;财政部门完成非税收入98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45%。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三)财政支出有保有压。今年以来,我县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民生支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5036万元,同比增支6459万元,增长5.95%。主要一是保障工资、津补贴、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和单位正常运转。二是保障了民生支出,及时拨付各项民生专项资金,落实了县级配套资金,着力办好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其中全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和住房保障等11类的民生支出达8883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7.23%2014年全年共投入十件民生实事资金9233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

六、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的措施及成效

2014年,是我县财政形势异常严峻的一年。一年来,财政部门坚持抓收入、保民生、促改革、强管理、提绩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抓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抓收入征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1、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一是强化财税收入分析。成立了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细化分解协税护税收入任务、落实责任目标,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和机制,坚持财税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享涉税信息。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做好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专项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工作,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

2、全力支持经济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在经济发展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积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 “三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加大对涉农企业的贷款;争取支持企业贴息和补助等资金603万元,争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415万元;有效发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资金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扶持旅游发展,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重大项目和生态旅游建设。

(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民生得到保障。

2014年,全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和住房保障等11类民生支出达8883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77.23%

1、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支持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安排870万元教育附加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900万元;投入学前教育经费130万元;及时发放家庭苦难学生生活补助210万元;及时拨付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困难家庭子女帮扶等资金。

2、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医疗保险补助资金从280/人·年提高提高到320/人·年,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65/人·月提高到80/人·月,公共卫生补补助标准从30/人·年提高到35/人·年。落实城乡医疗保险县级资金1115万元;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县级资金461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1191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3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768人,确保了底线民生。

3、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统筹各项涉农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申报支农项目105个,申报省级资金8892万元,其中,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83个,鼓励各村级组织积极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拨付支农资金19256万元,其中,拨付水利工程基建项目资金4761万元,拨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资金960万元,拨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5100万元,其他扶贫资金1422万元。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好农民种粮补贴1734万元,落实良种补贴317万元。

4、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按照“先工资,后公用”的原则,优先安排工资性支出,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县的稳定大局。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行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2014年安排全县乡镇基本财力保障经费185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85万元,高于上级要求不低于160万元标准。在坚持村级自我积累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居)办公经费提高至4万元/年,村(居)“两委”干部全部达到1100元以上,2014年县财政安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约1367万元,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

(三)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1、财税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决贯彻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切实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细化落实措施,积极探索绩效评价在预算安排上的运用;扎实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牵头做好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预算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全县所有一级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目标;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着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日常管理和重量控制,全面防范财政风险。

2、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从严整治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县直部门会议费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1%,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各项检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进一步做好协议采购工作,2014年全县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9.1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4年的财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工作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增收基础尚不稳固、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等。为此,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推进我县各项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