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审计局局长钟定鸿向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了《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总体上看,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更强、契合性更高,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审计成效更加显著。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审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组织对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市辖三区财政运行情况开展审计,反映了市本级财政暂付款挂账规模超过规定上限、未及时清理代管专户结余资金,揭示了个别部门“两重”项目资金分配不及时、个别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科学、个别项目预算执行率低,反映了市辖三区财政决算不够准确,非税收入管理仍有待加强,以及债券资金管理仍需完善等问题。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开展审计,促进重大项目及政策落地见效。围绕政府投资工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市本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开展审计,揭示了部分项目投资控制有待加强、工程量及进度款审核不够准确、工程质量管理不够完善,反映了产业培育转型的部分目标未达预期、部分产业园建设管理有待加强,揭示了市本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立项管理及预算支出管理不到位、部分项目运行成效不佳、招标采购管理不规范、建设和技术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此外,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有关监督部门,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
三是聚焦民生领域专项资金开展审计,助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组织对“百千万工程”省市专项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相关资金、优化生育政策资金、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等民生领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揭示了“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资金安排不合理、部分地区计划生育奖励金发放不及时、部分诊疗项目未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等问题,切实把监督跟进到民生政策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聚焦国资国企运营效益开展审计,推动国有资源资产规范管理。重点反映了2家国有企业审计情况,揭示了会计信息不实、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经营业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审计了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使用情况,揭示了资产出租出借不规范、资产经营收益管理不严、资产登记核算不完整等问题;审计了市本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反映了土地储备统筹规划不到位、矿产资源管理不严等问题,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是巩固深化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做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的问题,各有关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落实整改。截至2025年7月底,上一年度工作报告反映的92个问题中7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到位率79.35%,其中要求立行立改的6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60个,要求分阶段整改(整改期限1年)的1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个,要求持续整改(整改期限5年)的1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个,其余问题已制订整改措施和计划,整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