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韶关市委会、吕志荣委员、李华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国家级智算中心,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人工智能应用的提案》、《关于实施“智能+”应用示范,促进我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政数局认真研究,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背景
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同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以下简称“韶关集群”)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部署,立足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的使命定位,按照“湾区所需、韶关所能”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推进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突出在智能计算上下功夫,夯实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算力底座。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省市共同发力,建立完善政策体系。
自获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以来,我市积极推动省出台了全省数据中心布局意见、韶关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全省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等政策;制定了总体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绿色低碳综合能源规划、数据中心集群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智能计算产业若干措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规划、政策,正在编制韶关枢纽节点算力网顶层规划设计方案、互联互通建设方案、算力产业飞地方案,基本建立了从配套设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等全过程政策体系。
(二)加大基础投资,加快建设算力配套设施。
韶关集群实时性算力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至今年第三季度,已入驻数据中心项目 22 个,总投资 621 亿元,建设 54.6万标准机架。其中,华韶(一期)、中电鹰硕(一期)、电信(一期)项目 3.4 万标准机架已投产;联通(一期)项目正在安装机电设备,预计今年 9 月底投产;移动项目已完成完成地上主体三层结构,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抖音和韶关数投公司合作的北江智算中心已动工,预计今年 12 月竣工;爱特云翔、华韶(二期)项目也将于近期动工建设。已与腾讯签订投资协议,三季度完成土地挂牌。
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全力推进网络、供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算力中心做好各类要素保障。已完成 3600 亩土地平整,第 1 座 220 千伏变电站已投产送电,双回路供水工程、道路工程将于今年 6 月全面竣工。网络方面,电信第三条京汉广光缆已完工,电信、移动、联通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超高速 400G全光运力网络,韶关到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最低单向时延可达到 2ms 以内,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低时延类业务响应需求;抓紧开展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网络节点建设方案申报,获批后网络时延还将进一步降低。在网络安全方面,韶关集群一体化安全保障项目联合奇安信建设,已采购了第一批设备。在算力调度方面,我市联合鹏城实验室建成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中心(一期),成功接入鹏城云脑 II、广州超算、华南数谷智算中心等 6 家算力资源,具备高效调度区域内异构算力的能力。
(三)围绕智算发展,加速构建产业生态。
我市围绕智能计算上下游产业加强产业招引,投资超 15 亿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园区占地 283 亩,建筑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以此为依托全力打造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成功招引鹏城实验室、广州数据交易所、奇安信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园区;与抖音、百度等企业共建数据标注基地;与北斗伏羲探索低空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智能网联、大模型等方面的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北江智算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联合鹏城实验室、韶关学院建设成立了韶关市数据产业研究院,与松山学院签订了《共建智能算力人才中心项目合作意向协议》,构建较为完善的本地专业大数据人才培育机制。目前全市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项目 61 家,近 2 年来招引的项目已投产有 8 个,协议总投资 39.35 亿。
2024 年 1 月,我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成功申报创建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成为全省 4 个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试点建设地市之一。目前,韶关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正按照“1234+X”的建设思路,打造“1”个全国标杆,建设“数据集聚、创新应用”“2”个核心功能分区,构建“数据、算力、算法”“3”位一体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聚集数据采集、加工、流通、应用“4”类数据要素型企业,推动“X”个行业创新型标志性数据流通应用场景的思路进行建设,推动数据集聚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要素化、市场化、价值化。通过成立数据交易所韶关服务基地,推动数据和算力流通。今年 2 月,广州数据交易所批复同意设立广州数据交易所(韶关)服务基地,5 月 31日正式揭牌运营,为数据交易主体提供窗口服务、会员管理、数据资产合规登记等服务,开展数据产业面对面、数据流通交易培训等活动,引进和培育数据经纪人、数据服务商等,推动区域数据和算力流通交易。按照流通交易规则,全市 38 个数据产品、能力和服务上架广州数据交易所开展交易,其中 3 个数据产品已通过公共数据合规登记评审,正式挂牌交易,35 个数据产品已进场。我市“食用菌保险理赔气象服务数据产品”被评为“2023年优秀数据产品”。
(四)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智算成果转化。
为加快推进智算产业人才发展,我市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产业龙头企业的对接。一是我市和鹏城国家实验室共建韶关大数据产业研究院,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光林等 8 位专家为首批“数字韶关”专家,为韶关大数据产业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二是连续两年在韶关市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市县科技创新支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申报指南中,将大数据领域纳入支持范围,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研攻关、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实现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两年累计支持 6 个大数据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三是鼓励创新创业活动在数据中心集群中落地生根,推动集群产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以赛招商、以赛引才、以赛促产的效应,将大数据大赛作为我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其中重要抓手,树立品牌,从2021 年至今,连续每年成功举办韶关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三届大赛共吸引 813 个青年初创人才团队参赛。通过大赛,目前已有 10 个项目已在韶落地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
我市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韶关集群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胜负手,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推动韶关集群各项建设取得突破。重点在加快推进算力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全省算力合作机制、探索建立算力产业飞地等方面谋篇布局,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一)加快推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强化算力供给。积极推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快建立“存算网”一体高效协同的智算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等提供算力支撑保障,推进算力共享和交易。积极向省争取将数字政府通用人工智能、政务大模型等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落地部署。围绕智能政务公文生成、智能问答、智能对话交互等方向开展政务行业大模型训练,构建政务大模型创新应用体系。
(二)深入推进数字政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一是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动相关平台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免申即享、智能问答等场景应用,根据服务对象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在便民热线领域,建设完善热线知识库,推动话务录音数据训练,探索智能语音、智能对话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时在线的精准、高效的智能问答服务。三是在政府治理方面,通过智能预警、智能分析预测、智能调度分拨,形成事件发现、预警、处置、反馈社会监管治理闭环管理,探索城市大脑、城市物联感知、环境智能检测、智慧社区等场景创新,提升城市和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大力发展数据标注产业试点,建设高质量中文数据集和语料库。大力支持抖音、百度等数据标注头部企业在韶拉开展业务,打造数据标注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将省政务数据标注业务落地韶关,以政务数据为基础,深入实施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围绕政务服务、区域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应用,试点开展中文数据集建设,建设高质量大模型语料库。
(四)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应用。推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面向在韶通用人工智能企业有序共享开放可以公开的电子政务公文及档案、地方志等公共数据,为政务大模型训练提供语料数据。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应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赋能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