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通报了2020年度县级财政管理综合评价排名(全国共1862个县〈市〉参与评价,市辖区不参与),我市7个县(市)中有5个县(市)进入全国前200名,获得财政部通报表扬,先进县(市)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其中,翁源县排名全国第2、全省第1;新丰县排名全国第55;乐昌市排名全国第109;南雄市排名全国第164;仁化县排名全国第198。
对标对表上级部署
扎实做好县级财政管理工作
据悉,近年来,财政部建立县级财政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支出结构、财政可持续性、预决算公开等9个方面对县级财政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在全国进行排名、通报。
为积极做好财政工作,全市财政系统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省财政厅、财政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的理财管财理念,坚持全市“一盘棋”集中财力办大事,稳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评价成绩,增强各级财政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财政局每年定期组织全市财政系统干部开展预算编制执行、优化支出结构、预决算公开等方面培训,并对县级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评价,根据年度评价结果对各县(市、区)下达市级奖励资金。同时,建立市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协调县(市、区)财政工作机制。市局领导每季度前往所挂县(市、区)财政局督促指导财政管理工作,各级财政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全域推进财政改革
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效能
自2018年启动预算管理改革以来,市财政局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市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韶关市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评价激励办法》《韶关市市级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文件,指导县级制定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系列制度,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使得财政部门的主责主业更加突出,预算单位和县(市、区)“先谋事再排钱”责任感显著增强,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绩效得到切实提高。
我市坚持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层运转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兜牢县级“三保”底线。通过加强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开展县级“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和库款真实性检查等措施,确保我市10个县(市、区)“三保”资金足额保障。同时,选取曲江区、浈江区分别作为省财政厅、韶关市“三保”资金专户管理试点地区,启用“三保”资金专户,上级补助资金及时到位,“三保”保障水平总体稳定。
为更好实现部门权责配置和财政管理重心的“两转变”,财政审批事项和预算执行流程“两精简”,我市各级财政优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科(股)室首问制,即一个部门对口一个科(股)室,为部门提供更为顺畅的财政业务服务。修订《关于明确预算资金审批范围和程序的通知》,赋予部门项目和预算审核权,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电子化,有效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效能。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聚焦数字建设
推进财政管理现代化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2021年我市新增债券额度分配至县级比例超过80%,比2020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市财政局建立项目成熟度评估机制,加强项目库管理,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完善债务风险动态评测机制,定期跟踪各县(市、区)财政收入状况,确保不新增债务风险地区。强化预算约束,确保不出现债务逾期事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县级政府债务管理水平。
我市涉农项目库谋划和储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管理制度建设、资金实时监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于近期在广东省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闻发布会作经验介绍。
作为“数字财政”建设第一批的试点地区,我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市本级与各县(市、区)的联动、做好单位培训及上门服务等措施,保证了“数字财政”预算域、执行域、核算域顺利上线,并争取到“数字财政”建设补助资金3800万元,为全省补助最高,有效提高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载韶关日报 范琳珍 胡莹莹)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