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银保监分局围绕我市“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部署,紧密协同合作,突出“三个突出”,全面对标、精准发力,着力完善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加大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力度,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我市‘获得信贷’指标排全省第11名,较上年度前进了6个名次。其中,‘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普惠小微贷款增量’两个子指标分别获得全省第4名和第6名的好成绩。”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带动下,截至今年10月底,韶关本外币贷款余额1638.85亿元,较年初增加134.66亿元,同比增长12.15%,增速排全省第五、粤北五市第一;存贷比69.05%,较年初增加1.62个百分点,为2018年以来新高。
突出金融支持
夯实经济“稳”基础
持续强化融资服务支持。修订印发《韶关市融资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和采用弹性费率,专门帮助申请企业用于短期过渡性周转,解决企业银行贷款到期后的资金周转难和通过民间融资周转贵的问题,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生产经营。截至10月,共为91家企业提供6.80亿元的转贷资金。
持续助力企业做强做大。健全企业上市全链条服务机制,牵头起草《韶关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扶持办法》,对“全周期、全链条扶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助企纾困、降低成本”“奖励金额跟企业对我市贡献挂钩”等奖励扶持机制进行了完善,加大对我市企业挂牌、上市的资金奖补和政策扶持,并重新筛选列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着力打破我市本土企业20多年无上市瓶颈。目前,已有27家企业进入资源库,其中上市重点培育类企业19家、新三板培育类企业8家。
突出平台搭建
打通融资“便”通道
搭建“韶融码”线上对接模式。在持续推广“中小融”“粤信融”“信易贷”等线上融资对接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以及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托微信小程序将融资需求、融资产品和融资支持政策,打造面向全市具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或个人的“一站式”综合融资服务平台,预计年内将正式发布。截至10月,“中小融”“粤信融”“信易贷”等线上融资对接平台共为我市辖区1123家企业提交贷款需求,成功撮合1474笔融资业务,累计授信逾63.4亿元。
搭建“政务+金融”首贷服务模式。积极打造以9个首贷服务中心、2个线上平台为主体、N个银行服务网点为辅助的“政务+金融”线下首贷服务“9+2+N”模式,着力破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难”、银行“获客难”等融资难问题,助力优化地方营商环境。截至10月,首贷服务中心已对接首贷户539户,促成498户获贷8.14亿元;带动辖内银行机构为443户首贷户获贷8.36亿元。
突出行业服务
助企纾困“促”发展
聚焦金融政策宣传纾困。充分发挥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联络员和服务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举办各类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为我市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等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助力企业壮大。
聚焦特困企业信贷支持纾困。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韶关市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重点企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优惠利率的应急贷款、专项流动资金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特困企业的信贷支持,助力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纾困减负。目前,已完成八批次合计53家特困企业梳理,共授信7.01亿元。
聚焦暖企走访纾困。牢固树立“一切围着企业转、一切围着项目干”的“店小二”服务理念,落实“一跟到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暖企走访,建立完善“暖企”行动诉求、挂点联系企业诉求、上市后备企业诉求、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重点企业诉求等台账,线下线上并行及时解决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联系企业近78家次,完成中小微企业诉求工单38条,为41家企业解决融资等相关诉求。(转载韶关日报 陈宇明 陈枫)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