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省驻韶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韶关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促进消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商务局反映。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25日
韶关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
促进消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按照《广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行动,培育“品善美·韶城荟”消费节品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一)扩大新车消费。落实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行动,省、市联动开展汽车“报废换新”活动,按要求组织消费者通过全国统一的汽车以旧换新系统进行补贴申请,并进行申请审查和补贴资金发放。统筹省级和市级财政资金开展汽车“置换更新”专项行动,并发动我市汽车经销商叠加购车优惠让利。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确定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合理设置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风险保障。〔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韶关监管分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培育二手车经营主体和提高服务水平。活跃二手车市场,落实好支持二手车流通交易的便利措施,破除各类隐形障碍。引导二手车经销企业用好反向开票政策,由“经纪模式”转“经销模式”,规范经营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二手车销售市场主体上规纳统,对二手车销售市场主体在达到上规纳统门槛且完成首次统计数据报送的按有关政策给予奖励。(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格执行汽车报废回收标准。引导老旧汽车有序退出,严格执行机动车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要求,加强对上路行驶车辆合规性检查,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拓展新车消费空间。强化部门协同监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等检查方式,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经营行为,持续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拆解活动,维护行业发展秩序。(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汽车消费环境。以商业综合体、夜市、公共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居民小区私家车位安装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开展新汽车下乡活动,统筹开展2024年汽车下乡系列活动,促进县域汽车消费。鼓励和组织我市汽车经销企业开展团购日、让利促销、旧车置换补贴等多种促销方式,激发城乡消费者购车意愿。对主办或承办市级汽车促消费活动的企业按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市发改局、市住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韶关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开展家电以旧换新
(五)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统筹省级和市级财政资金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动绿色、智能型家电消费,对消费者交售废旧家电并新购绿色智能低碳家电给予补贴。发动银行机构参与,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出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金融产品,鼓励合理开发优惠利率、灵活分期等特色融资产品。(市商务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韶关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优化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支持我市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围绕居民交售废旧家电为重点,合理布局回收网点,培育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高回收企业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延伸回收服务进街道、进社区。引导我市家电销售企业与回收企业加强合作,依托企业服务网点,整合打通送货、安装、回收等服务,让收旧与换新有效衔接。(市商务局负责)
(七)推动家装厨卫“焕新”便利化。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家装厨卫“焕新”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确定还款方式、期限和贷款额度。简化家装公司开工审批流程,便利居民办理家庭装修手续。引导居民小区物业为装修车辆、废旧物资回收车辆等进出小区提供便利。结合我市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带动更多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韶关监管分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鼓励企业联动促消费。支持我市家电销售企业、回收企业、建材市场、家装公司联动,集中开展促消费让利、优惠酬宾活动,抱团式开展绿色家电下乡和开展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装一体化融合促消费。(市商务局、市住建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服务消费
(九)提升文旅消费热度。策划打造红色、乡村、温泉、研学、古驿道等主题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办好韶关市群众艺术花会,加强与新媒体平台合作,策划制作一批精品文旅小视频,强化线上专题策划、推送及召集,加大对年轻人等受众圈层精准传播,做好四季旅游线路产品推广。加强开发丹霞山等科普研学线路产品,积极拓展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地区研学市场。举办丹霞机场通航城市线下推介活动,办好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支持县域打造差异化品牌赛事,激活文旅体消费市场。(市文广旅体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激发餐饮消费热情。组织新闻媒体和市内外有影响力的网络新媒体对我市地方传统美食开展直播、探店、采访报道等宣传推广活动,联合推出“必玩必吃必购”榜单。鼓励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联合餐饮企业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粤菜师傅”主题评选活动,评选一批“韶州客家菜”特色店、特色美食和特色食材,进一步挖掘“韶州客家菜”历史沿革、饮食风俗、食材运用、乡风民俗、餐饮特色等亮点,寻味10个县(市、区)各自独特性,进一步擦亮“韶州客家菜”品牌,推动岭南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为韶关乡村振兴赋能,让海内外爱上韶关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壮大市场主体
(十一)发展首店经济。支持引进各类知名零售、餐饮品牌在韶关设立首店,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韶关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对国际、国内一线品牌企业签订3年以上入驻协议后或自持物业开设韶关首店,且纳入统计达到一定规模的,由市级财政对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的知名品牌按照企业投入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万元。(市商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壮大。支持我市强镇富村公司做大做强,助力企业拓展销售市场,扩大销售规模,成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市级财政落实2023-2024年我市新增上规上限的强镇富村公司每家奖励5万元。鼓励各县(市、区)政府扶持2023年上限纳统的属于批发零售业的强镇富村公司,对2024年度实际销售额增长10%及以上的公司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动资源回收企业加快发展。落实国家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配合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细化实施举措,加强宣传和辅导,解决资源回收企业难题,为我市资源回收企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市税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支持营利性服务业小微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新增月度入库的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入库时营业收入达到入库标准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家的奖励;入库时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6万元/家的奖励;入库时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8万元/家的奖励。规模以下企业首次转成规模以上企业的,入库时营业收入达到入库标准的给予一次性3万元/家的奖励;入库时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4万元/家的奖励;入库时营业收入100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家的奖励。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承担,鼓励各县(市、区)配套奖励。(市商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支持营利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经认定的具有专门的服务运营管理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进驻服务业企业15家及以上,集聚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占进驻服务业企业总数的60%及以上,有条件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集聚区(商务楼宇或园区),按进驻服务业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给予运营管理机构奖励。集聚区进驻服务业企业实际使用面积2500平方米给予15万元奖励,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500平方米再给予5万元奖励,以此类推计算,每个集聚区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市商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培育“品善美·韶城荟”消费节品牌
(十六)以“品善美·韶城荟”消费节品牌引领全市促消费活动。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全年促消费”的要求,市级层面每年统筹重点举办不少于8场主题促消费活动。对承接举办我市市级主题促消费活动的企业,将综合评估活动成效按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扶持。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来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为我市促消费活动市场化运作探索新的路径。(市商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上述措施有效期自印发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有明确期限规定的从其规定。措施所涉及政策与其他政策重复的,按照从优不得重复叠加享受的原则执行。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在支持期间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不予奖励。具体资金申报文件由市商务局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