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引资 > 投资环境 > 产业园区

《韶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编制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问答

时间:2017-05-24 17:56:59 来源:本站编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问题1:去年,省委胡春华书记在韶关调研时提出韶关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在韶关“十三五”规划中,已将主动融入珠三角定位为总战略,请问总体规划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

答:随着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完善,韶关被纳入珠三角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通行时间缩短有利于深化产业分工、服务互补与资源流动。韶关加快全面融入珠三角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总体规划中提出“全面落实主动融入珠三角总战略,将韶关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融合发展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总规提出主要从三个方面融入珠三角。

一是分区域、分层次对接融入珠三角。乳源、乐昌、仁化城区构建融入珠三角的核心发展区,打造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核心区,新丰、翁源定位为主动融入珠三角的先行区,乐昌城区、南雄城区定位为承接珠三角、辐射湘赣的粤北门户城市。始兴、仁化、乳源、乐昌等除城区外的大部分地区,适度发展建设成为生态休闲示范区。规划形成2条城镇发展带集聚发展:一条是广佛肇—韶湘发展带,对接广佛肇都市圈;另一条是深莞惠—韶赣发展带,对接广州北部地区和深莞惠都市圈。

二是强化城镇集聚带的交通支撑。加快丹霞机场、韶关港(北江航道)、铁路和公路枢纽站场建设,提高交通集散能力 。丹霞机场辐射珠三角及港澳地区,构筑区域共享的公务、旅游支线机场,发展航空货运业务、通用航空。推进北江航道”五改三”升级工程。建设韶关港水运口岸。依托水运口岸,建设保税仓储等海关特殊监管区。规划东西向的韶柳铁路、韶龙铁路。新建粤北国际物流中心、乐昌高铁站等枢纽站场。 建成与珠三角联系紧密、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四纵五横一环”高速公路网,提高市域交通可达性 。四纵分别是: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武深高速,韶新高速;五横分别是:南韶高速,汕昆高速,大广高速,雄乐高速,始阳高速;一环是:韶关环城高速公路。

三是“三生”对接融入珠三角(“三生”是指生产、生活、生态)。建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打造珠三角现代产业的配套中心。建设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延伸升级钢铁产业链,配套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引进珠三角汽车零配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引导铸造、冶炼等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和增效提升。加快建设丹霞机场空港产业园、莲花大道商贸物流产业带等七大商贸物流平台,建设以区域仓储和配送为特色的粤湘赣商贸物流基地。发展面向珠三角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推进“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会展、商务、自驾等旅游,挖掘养老养生服务、“户外运动+旅游”等新增长点,积极引导特色小镇等创新载体发展。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生态对接,做好对北江等跨界合理的水资源保护及上游污染治理,与珠三角城市共同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和环境空气质量预警机制。

问题2:总体规划对芙蓉新城的发展有何考虑?对加强主城与曲江城区的对接有哪些措施?

答:本次规划将芙蓉新城定位为“新城中心”。即依托京广高铁韶关站引导 TOD 发展,承接老城疏解的人口和部分城市服务功能,加强滨江环境景观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性高端服务功能,打造高端商务、总部经济、商贸会展、旅游服务、文化服务、行政服务等多种功能聚集的现代化新城中心。规划将芙蓉新城定为中心城区近期建设重点区域,提出要立足芙蓉新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新城建设促进老城功能、人口疏解,同时带动新城开发建设。

在加强主城与曲江城区对接方面,本次规划提出通过交通网络和公服设施对接,加快曲江城区与韶关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形成韶关南部城区。其中,交通网络对接为重中之重。规划提出中心城区规划由快速路、准快速路以及“八横六纵”主干道构成的骨干交通网络,加强新城中心、老城中心、韶关南部城区(曲江城区)以及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推进百旺大道东延至106国道、建设曲江大桥连接芙蓉新城滨江路-曲江府前路、省道253线改造提升等多条东西向通道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老城区、芙蓉新城、曲江城区的快速联系。

此外,本次规划将重点打通跨江交通瓶颈,规划建设和预留5座跨江大桥通道,其中3条通道将有利于加强主城与曲江城区的联系,包括规划芙蓉新城滨江路和曲江大道之间新建一座曲江大桥,经芙蓉山预留1座东西向的北江大桥通道,在江湾与南郊之间预留一座跨江大桥通道。通过打通上述重要通道,促进曲江城区与韶关主城区的一体化发展。

问题3: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规划重点和亮点?是否有一些指导意见助推下一步韶关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答:本次总体规划明确了韶关的城市性质为:粤北门户,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北部战略节点,山水特色鲜明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个城市性质已经全面的诠释了我市的城市文化形象,实际上也描绘了我市的基本形象,就是山水特色鲜明和具有邻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06版的总规里,对于城市文化这块的城市性质定位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本次总规更加抓住了韶关的区位特色和城市特色。
   
在明确了城市性质的前提下,本次总体规划充分挖掘了韶关城市文化特质,提出建立“三江三山、一城九点、三线五主题”的市域整体保护格局。在市域层面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生态文化旅游。

    其中,古驿道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更多体现了韶关的特色。规划提出保护梅关古道、乌迳古道和西京古道三条古驿道文化线路,同时提出建设“‘古驿道’绿道”,即结合省委省政府推进的“古驿道”绿道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依托丹霞山、南华寺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古驿道为骨架的生态文化旅游体系,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创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在工业遗产方面,则结合韶关老工业基地的特点,提出在“三旧”改造中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规划建议编制《韶关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认定、公布。在宏观层面提出:采用混合功能改造模式,注入多种功能(包括居住、办公、购物、展览、旅游等一体化功能),实现城市或区域文脉的传承、特色的营造和活力的永续。在中微观层面提出:采用特定主题保护模式,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合理分类保护,改造为工业博物馆、公共游憩空间(景观公园)、新型产业空间(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上述规划措施,不仅对韶关古驿道和工业遗产资源实现了有效保护,助推韶关的生态旅游也为下一步推进韶关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形成韶关特有的资源。

在中心城区方面,则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各层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历史城区重点保护“一山三水”,即帽子峰、武江、浈江和北江。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定和申报是申名工作的核心。规划中历史街区包括了广富新街及升平路、湾头、白土、福星村4片历史街区和风度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鼓励历史街区物业业主按街区保护规划自行开展“三旧”改造;复兴岭南特色风貌街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促进文化相关的产业发展。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则充分依托历史遗存,挖掘人文资源。前面所说的“三线五主题”中的五个主题即是史前文化、客家文化、革命文化、佛教文化、工业矿冶文化,规划提出要加快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展现韶关文化品位。

问题4:总体规划确定了哪些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如何保障重点地区建设?

答:总规确定了芙蓉新城,曲江西部新城,西河商业区(即“芙蓉北-上饶路-塘湾片区”),莲花大道商贸物流产业带,莞韶园浈江片区,沐溪—阳山—甘棠—龙归片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以及空港产业园7大发展平台,作为中心城区范围内重点建设地区。这也是胡春华书记在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中强调的三大抓手以及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会议中强调的平台建设

通过七大战略发展平台建设,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形成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以重点战略发展平台的规划建设为引擎,带动韶关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重大发展平台建设的项目审批,在用地规模和指标上优先保障平台发展。对重大平台建设的相关项目用地优先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落实,优先编制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先办理规划选址、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许可。同时,建立重大发展平台项目库,坚持“滚动编制、优化调整、分步实施”。

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推进了重大发展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在配套建设上,强化由平台责任主体统筹平台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平台内公共交通设施、基础设施、人防工程和公建配套等用地兼容进行立体开发等。

问题5:韶关市下一步将如何推进总体规划的实施,具体有哪些步骤?老百姓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或者生活会为之有哪些改变?

答:关于下一步推进总规实施,主要从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管控、加强规划督察等多个方面去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如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统筹落实在一个数据信息平台上,统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空间蓝图、技术标准和数据平台,建立“多规合一”的韶关市空间规划体系,实现规划的全域管控。又如,加强规划的分期实施,通过每五年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衔接,作为阶段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力抓手。在近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年度滚动编制实施计划,并监测、总结和分析评价上年度规划的实施情况。

关于第二个问题。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市民的工作生活都密切相关。比如:

一是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做优。规划明确提出,规划期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60%以上。

二是生活品质将进一步提升。本次规划提高了中心城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的用地规模、比例和人均指标。其中,公园绿地新增7.46平方公里,不含城市外围森林公园等大型生态绿地、仅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已超过10平米。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新增5.68平方公里,重大市政设施用地新增2.01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新增9平方公里以上,人均面积增加50%以上。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将更好的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更好提升人居环境与生活品质。

三是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首先,本次总规修改通过完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四纵、五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系统和“两横两纵”铁路网系统,中心城区将形成由规划南韶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韶关北环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形成的环城高速公路环线。其次,通过改造G323线、G106线等干线公路,加强各县市区、沿线城镇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缩短了通行时间,市民在选择居住、就业和休闲目的地方面将更为灵活。最后,针对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特点,规划通过完善城市快速路网、打通断头路、整治交通节点等方式,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同时推动完善城市公交系统建设,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快速公交(BRT)、有轨电车等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希望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满足大部分市民出行的需求,也为城市交通问题的缓解提供支撑。

除了上述三点,本次总规还包括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中心体系、绿地系统、历史保护、城市风貌等内容,这些都对提高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质、增加市民就业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