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韶关市人民政府与韶关学院联合主办的“智汇未来 融合创新”韶关研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市区举行。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深圳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学记,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陈东海,市委书记陈少荣,市长吴庆华,市领导蒋红林、肖智勇以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近300名代表参会。
活动指出,近年来韶关市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加大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资金支持、动态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等举措,构建全周期服务机制。当前,韶关正迎来“东数西算”、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诚挚期望各方专家建言献策,助力韶关深化产教融合;希望本地高校优化学科布局,精准服务产业需求。市政府承诺将秉持“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的理念,当好“店小二”,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与培育、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竭尽全力为校企协同提供坚实支撑,共同推进韶关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
活动现场,韶关学院、市有关单位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2家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韶关学院——深圳汇川工业智能控制实验室,韶关学院——中国移动数智人才共育中心,韶关学院科方生物联合产学研基地等三个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揭牌仪式。平台将聚焦“人才共生、科技共研、价值共享”目标,为企业与高校搭建常态化合作机制。毛军发院士和张学记院士分别以《科技自立自强:集成电路为根,人工智能为本》《从智能传感到数字生命——人类永生路线图》为题作主旨报告,为韶关产业发展提供前沿视角和战略建议。在高端对话环节,政府代表、高校专家与企业家就“四链融合”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务实的校企合作机制。
活动还设置了研产教融合发展分会场,并同步举办“未来之星”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展示高校创新成果,激发青年创业热情。(转载韶关日报 叶铭珠)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