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在韶关流调溯源指挥中心,一台台电脑屏幕不断闪烁,电话、传真、打印机、电脑键盘的声响不绝于耳,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不停在整理信息、梳理资料,一封封协查函不断地从这个紧急成立的指挥中心发出……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与病毒赛跑,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任何一个疏漏就可能造成疫情扩散。3月15日我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流调溯源指挥中心,通过现场调查处置、电话流调、查看监控等形式,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追踪行动轨迹,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及重点人群,做到流调溯源工作快速、精准、全面。
记者在指挥中心现场看到,集中办公的流调队员共100余人,分成指挥组、专家组、信息组、风评组及6个现场流调小组,各组分工明确,环环相扣。加班熬夜成了流调队员的家常便饭,有的队员刚从现场回来,还没顾上休息,任务又接踵而至……有的队员有时一天都顾不上吃口热乎饭;有的队员连续工作24小时后,仍然坚持快速产出流调报告;还有队员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铃声阵阵,声音已沙哑,但还是耐心地进行询问,确保“不漏一人、不缺一项”。
“虽然看起来队员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其实他们很多人已经24小时都没合眼了,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每个人都异常辛苦。”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科长丰建国对记者如是说。
信息组是各类数据收集、分析、传送的枢纽。“现场队员在前方调查,我们在后方迅速收集和汇总信息,及时把甄别出的重点场所和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推送管理,并形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信息组组员谢素琴说。
一旦接到命令,流调队员们不管白天黑夜,立即整队,快速前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工作。虽然他们不是警察,却一直在“破案”,他们穿上“中国卫生”的战衣,成为抗疫一线“侦察兵”,他们坚守在防疫阵地的前线,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用过硬的技术守护韶城人民的身体健康。(转载韶关日报 刘楚瑶)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