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往期专题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最美"逆行者"

“莉”血披肝守城关 为民健康献终身——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新冠肺炎诊疗临床专家组组长李莉

时间:2020-09-09 11:04:22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我将珍藏起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将一切荣誉清零,用毕生所学为韶城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终身!”

1月,我市拉响疫情警报,她临危受命,担任市新冠肺炎诊疗临床专家组组长。从1月19日凌晨首次主持韶关新冠肺炎全市会诊到3月8日韶关新冠肺炎患者清零,50多个日夜间,她始终奋战在我市抗疫第一线,用纤细的双手,握住患者生的希望;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韶城患者救治大旗。

9月8日,她褪去铠甲,一袭“红装”走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她,就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新冠肺炎诊疗临床专家组组长、粤北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莉。文章开头,是她在大会结束后与记者通话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战”知不足仍需勤  坚守初心为人民

8日上午7时,李莉怀着澎湃的心情登上了开往人民大会堂的礼宾车。“我们的车队在国宾护卫队护卫下来到大会堂,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宏伟庄严的建筑,第一次亲眼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并现场聆听了他的重要讲话。”有幸参加表彰大会,李莉感到无上光荣,但她也表示,今天的她只是韶关众多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代表。

大会堂内,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为钟南山院士等人颁发勋章时,李莉的眼眶湿润了。她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今天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共和国的脊梁,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伟岸,能在这样一个场合与他们见面,感觉蛮特别。”在人民大会堂里,李莉除了亲眼见到了钟南山等国家抗疫功臣,还见到了多位疫情期间在视频会诊中时常“碰面”的亲密战友。

在那些不眠不休的日夜中,李莉与他们在屏幕前讨论患者症状,会商治疗方案,碰撞出的思维火花,为患者点燃了希望的烛火,破开了疫情的阴霾。李莉表示,每一次视频会诊,自己都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获得让自己进步的力量。

“回想那时,我真觉得自己有短板,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鞭策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精进、更加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践行我从医的初心使命,守护好韶城人民的生命健康。”李莉说。

两线作战夜不寐  分身兼顾勇冲锋

李莉口中的“那时”,是从1月19日凌晨开启的。那天起,李莉开始了粤北医院和我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之间两点一线的奔波忙碌。

为救治新冠肺炎,她专门建立了一个“新冠肺炎救治微信群”,让值班人员随时将患者各项参数指标和化验结果在群里实时推送,由她24小时实时监控危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指导值守医生护士调整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有效救治。

载誉回望,李莉告诉记者,当时两家医院之间空荡死寂的街道,在粤北二院的每一个工作瞬间都已成为自己终生难忘的记忆片段。其中最清晰的画面要数一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经历。

“当时抗病毒药、抗炎药、恢复期血浆我们都用了,但患者依旧连续多天核酸检测呈阳性,救治难度和救治压力之大难以想象。”李莉回忆,在那个战“疫”白热化阶段,她连做梦都在察看患者的肺部CT片。

在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时刻,李莉凭着多年重症医疗技术的功底,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先后为患者采取了无创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床边超声等各项急救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2月12日,患者病情加重,李莉迅速判断,连夜带队出发,为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通宵达旦对患者实施抢救,让患者再次脱险。钟南山院士及省专家组在全省视频会议中对该病例的救治和管理给予了高度肯定。

2月28日,我市确诊的10例新冠肺炎患者已累计治愈9例,而李莉紧绷的弦却丝毫没有放松。因为就在此时,粤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病倒在防疫一线的抗疫英雄,这位病情危重的患者成了李莉心中又一个放不下的牵挂。经过艰难的治疗,3月3日,抗疫英雄病情好转,顺利转出ICU,在此期间,李莉来回奔走于两院之间,记不清多少次为了两院的患者放下没有吃完的盒饭。

自古忠孝难两全  辜负从来是至亲

疫情期间,李莉一天到晚为患者忙碌,但时间就像一个圆,在恰好的二十四小时里,分给工作的多了,分给家人的自然就少。李莉除了是一名党员、一名医者,还是万千父母中的普通一员,家有参加今年中考的读书郎。年初,她专门为辅导孩子课业作了一份详尽的计划,可疫情将所有的计划都打乱。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她只能利用吃饭的时间连线孩子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了解儿子的学习状况。

去年年底,李莉父母从新疆远道而来。父母来韶当日她曾许诺与他们共游韶城山水;每日亲自精选菜品,料理二老一饭一蔬……如今回想,皆一一食言。疫情期间,还是年近80的双亲挑起了照料李莉儿子的担子,助她安心工作,断她后顾之忧。

“妈妈,外婆做了你最爱吃的辣子鸡,这鸡已经在冰箱里待了三天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吃?”儿子元宵节晚上的一通电话,让李莉深感愧疚。

“我从医27年,最要感谢的,就是父母对我的理解和包容。”李莉表示,如果有机会让她发表获奖感言,她一定会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是父母的鼓励,让她走上了从医之路,是父母的支持,让她一路无忧。(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梁丽成)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