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翁源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官渡镇、新江镇为试点,创新实施疫情防控“三人小组”“身份卡”制度,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体制,夯实基层疫情防控“神经末梢”。
以“身份卡”提升管理成效
“近期疫情防控形式比较严峻,任务量较大,请值班组同志继续坚守岗位,备勤组也一起出动。”作为镇疫情防控三人核查第二小组组长,官渡镇纪委书记温国初在接到新任务后迅速调整“三人小组”工作安排。
“人员力量得到了充分统筹使用。”官渡镇党委书记叶米昌介绍道,官渡镇为疫情防控“三人小组”成员均制作了“身份卡”,并组建“2+N+2”“三人小组”,即镇、村两级疫情防控“三人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和多个“三人小组”行动组,并明确值班组和备勤组两个小组,促进疫情防控“平战”转换。
同样实施了“身份卡”制度的,还有临近的新江镇。据了解,为实现疫情防控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协调运行,翁源县大力推进“身份卡”试点制度,目前试点区域疫情防控“三人小组”共储备26个小组、122名成员,100%配备“身份卡”,完成核查超过25000人次,有效化解了疫情输入及扩散风险。
以“身份卡”提升上门效率
“阿姨,感谢您的配合。”新江镇“三人小组”成员曾泽华迅速完成了上级推送的涉疫重点人员身份核实、行动轨迹调查等工作,立即赶往下一站。
“效率真的提高了很多。”曾泽华不由感叹道,自小组成员“持卡上岗”后,“三人小组”的身份一目了然,能够快速取得群众信任与配合,大幅提升了“上门行动”的工作效率,平均时间比以往至少减少60%以上。
据了解,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翁源县试点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至少节省38万分钟。
以“身份卡”强化反诈水平
“当前,涉疫诈骗违法犯罪呈高发、多发形势。”官渡镇党委副书记何聪表示,创新实施“身份卡”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群众辨别工作人员,打消顾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群众防诈意识。
据了解,该县在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措施的同时,把疫情防控与反诈工作有机结合,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双向激活群众“免疫力”,推动涉疫诈骗发生降低50%,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转载韶关日报 刘楚瑶 蒙阳蕙)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