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往期专题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疫情防控

市民政局严把“五道关” 筑牢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安全网”

时间:2022-04-02 10:45:18 来源:市民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严防态势,着力抓早抓小,从严从细把好疫情防控的“五道关”,筑牢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安全网”。截至目前,全市民政服务机构无疫情发生。

  一是严密部署,把好疫情防控“思想关”。3月15日以来,先后召开党组会3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3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对全市民政领域疫情防控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及时修订印发《韶关市民政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22年第1版)》,并印发了《关于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流浪乞讨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从严从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群众应急救助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清明节祭扫期间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指导各级民政部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精准防控,把好疫情防控“入口关”。3月15日起,对全市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民政服务机构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区长者饭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暂停运营。救助管理机构,实行封闭式分区管理,暂停受助人员送返工作;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无法核查核实清楚活动轨迹的求助人员,入站隔离观察不少于14天;新进受助对象隔离生活区与原有受助人员住宿、活动场所相对分离。殡葬服务机构,在保障遗体接运、火化和骨灰暂存等基本殡葬服务外,暂停开展守灵、集体性告别祭奠、骨灰树葬、联宗祭祖等活动;暂停各类骨灰寄存场所(包括殡仪馆、宗教场所等设立的骨灰寄存设施)及公墓祭扫服务;进入殡仪馆内办理丧事人员控制在5人之内,并要求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婚姻登记机构、福利彩票销售机构等严格控制现场人员数量,并严格做好服务对象的健康监测和防护等工作。

  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把好疫情防控“管控关”。加强督导检查,将各项防控举措抓紧抓实抓严抓到位。成立5个督导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对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了解机构封闭管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物资储备等情况。3月以来,市民政局共组织开展检查20余次,检查民政服务机构100余家,发现扫码测温、疫苗接种、应急处置等方面问题25个,并及时反馈立行立改,及时堵塞疫情防控工作漏洞。同时,对全市24间民办养老机构,由当地民政局安排工作人员专值轮流蹲守督导疫情防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四是强化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把好疫情防控“防护关”。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机构等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核酸检测频次,并开展定期抽查。目前,我市各类民政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均以不低于“7天2检”的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同时,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积极推动民政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接种疫苗,做好老年人群体上门接种疫苗的对接和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劝导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接种疫苗,做好来站求助人员、长期滞留人员的接种工作,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目前,全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对象和流浪乞讨救助对象除有禁忌不得接种外,已100%接种疫苗;养老机构服务对象3964人,已接种3450人,接种率达87.03%。

  五是强化关心关爱,把好疫情防控“服务关”。对封闭在院的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积极做好心理慰藉,利用电话、网络等为老人与家属沟通提供便利。及时调整食谱,根据时令变化丰富老年人食物菜品花样,消弭封闭管理给老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充分发挥院内医护员作用,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照护老年人有小病及时吃药治疗,防止延缓为大病。与集中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一线人员思想动态,了解合理诉求,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市民政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