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4时39分,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声,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在市妇幼保健院降生。这名看似普通的男婴,降生前曾有一段“不简单”的经历,因为他家就在我市的防范区内。
3月16日上午,已近预产期的孕妇李女士开始出现下腹痛的临产症状,而此时她家所在小区已被划为防范区。同时,她和丈夫的健康码均已变黄。焦虑不安的夫妻马上联系社区三人小组,所在社区立即将这一情况进行了登记上报。
“我们在接到通知后,马上通过电话联系到孕妇,她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这是她的第三胎,目前她已经出现腹部阵痛,感觉自己马上要生了。摸清基本情况后,我们医护人员马上做好二级防护,随救护车出发前往孕妇家中。”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吴侃倪介绍,在救护车驶出的同时,医院产科、超声科、新生儿科、麻醉科、院感科等科室已准备就绪,以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到达李女士家中后,她告诉医护人员,自己已孕39周+,前面两胎都是顺产,而且生得很快,现在她已经见红,生怕再不去医院会耽误生产。医生及助产士一边安抚孕妇紧张情绪,一边协助家属备齐产检资料。不多时,李女士就由该院救护车按黄码患者的应急流程转入市妇幼保健院提前准备就绪的隔离专用候产室。已在候产室等候的专班产科医护为其(15日,该孕妇已在防范区接受核酸检测为阴性)进行了包括核酸急检在内的系列全面检查。最终,李女士在3月17日4时39分顺产诞下一名3公斤多重的健康男宝宝。
自新冠疫情以来,我市为确保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组织市妇幼保健院、粤北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了新冠疫情下各情形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并多次组织全市演练,加强母婴安全保障。
从3月16日起,市妇幼保健院还与武江区卫生健康局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每天根据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孕妇底数,指定专人与区内孕妇对接,动态管理区内孕产妇,做好孕期指导及救治工作。仅3月16日,该院已为封控管控区内孕妇提供上门产检1例,指导孕妇来院产检1例,预约安排18日出车接诊并执行手术1例,电话指导孕妇疫情防控及孕期保健16人。(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林思雨 叶清晓)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