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共韶关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定不移用改革破难题、用改革开新局 奋力谱写韶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陈少荣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时间:2024-09-24 11:13:26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截图-2024年9月24日 9时55分18秒_副本.png  9月23日,中国共产党韶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省委书记黄坤明在韶调研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动员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更加坚定自觉地将改革进行到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空间、增动能、增优势,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韶关贡献。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陈少荣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韶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韶关实践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韶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性坚定性,奋力把韶关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会议提出,加快推进韶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育新机、开新局。要在强化对标看齐、不折不扣落实中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政治自觉,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总目标、重大原则、重要举措、根本保证,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韶关落地落实。要在面对千帆竞发、实现追赶跨越中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思想自觉,下更大功夫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要在正视自身问题、破除发展瓶颈中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行动自觉,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勇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锚定发展第一要务深化改革,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挑起大梁;坚持创新平台与园区平台齐抓,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园区管理运营体制,释放产业发展澎湃动能;坚持营商环境与经营主体并重,深化营商环境和国资国企改革,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加发展动力活力。要锚定“百千万工程”深化改革,以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牵引,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做大镇域经济,做优乡村产业;紧紧抓住城乡建设这个“大文章”,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加力提速推进典型镇村打造,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城乡;紧紧抓住要素保障这个“硬支撑”,推进“三块地”改革,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要锚定绿水青山深化改革,健全环境污染治理体系,深化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守住生态底线;健全提质增绿、长效管护、多方参与机制,厚植生态底色;深入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狠抓林业经济、林下经济、文旅康养,大力发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产业,打通“两山”转化路径。要锚定内外双向开放深化改革,在内畅外联中拓空间,加快构建东西全面贯通的交通体系,系统优化内河港口枢纽建设,加快构建交旅融合发展体系,提升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和区域发展带动力;在融湾入圈中拓空间,完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制,建立健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完善对接粤港澳优质农产品和文旅康养供需机制,推动与大湾区功能互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在区域合作中拓空间,深化推进市场化环境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省际城市合作机制,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对外开放中拓空间,深化“五外联动”,巩固提升外贸外资基本盘,优化拓展国际经贸网络,加大引进外智力度,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锚定社会民生深化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稳岗扩岗政策支持,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夯实民生之本;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公共安全治理和法治韶关建设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打造高水平平安韶关。  

  会议强调,要把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要求,打造钢的班子、铁的队伍,以奋进的姿态、科学的方法、务实的举措,推动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着力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健全完善改革推进落实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要突出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与联动集成,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抓住改革重点,锚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目标,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以重点带动全局,推动各领域体制机制与韶关现代化建设相适配。要增强改革实效,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争当参与者贡献者的观念,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以实绩实效检验改革。  

  会议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决定递补十三届市委候补委员张默同志为十三届市委委员。  

  十三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在韶正厅级以上老同志;不是十三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领导同志,副厅级干部,市政协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代理秘书长、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指挥长,有关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委有关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市直有关单位、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市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各民主党派主委,市属有关企业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分基层党代表,企业经营者、科研院所负责人、科技人才代表、“三农”方面专家学者、市内重要文化机构负责人等涉及重要改革的有关方面代表列席会议。(转载韶关日报 汪露蓉 吴梦雁 李羿江 苏韵杰 张伟)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