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两会专题 > 2025两会专题

共话文旅新机遇共谋产业新发展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专访综述二

时间:2025-03-20 16:57:16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与嘱托,积极参政议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自身行业领域,为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踊跃建言献策。其中,文旅产业、茶产业和竹产业等议题,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新地标

韶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新建31家高端酒店(民宿),新增3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1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8%、19.6%。

市政协委员、乳源瑶族自治县茗溪家庭农场负责人盘伟珍对记者说道:“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网红打卡地对文旅产业升级和城市影响力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今年带来了《关于继续打造韶关市文旅休闲网红打卡地的提案》。”

盘伟珍建议,深度挖掘韶关的特色文化资源,如南华寺禅宗文化、珠玑巷姓氏文化等,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塑造一系列凸显“韶关特色”的品牌矩阵。在宣传推广方面,搭建“政府+平台+达人”的立体宣传架构,在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发起“韶关文旅探秘”话题挑战赛,激发游客参与内容创作的热情;与携程、马蜂窝等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定制韶关特色旅游线路;举办“韶关文化节”“非遗直播周”等大型活动,邀请网红博主、旅游达人实地体验,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此外,持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健全运营管理机制,致力于将韶关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为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政协委员,云门佛学院副院长、教务长释性国表示:“韶关坐拥丹霞山、别传寺、南华寺、云门寺等著名景点,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近年来,韶关全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村道变得整洁平坦,荒地变成美丽花园,房舍焕然一新,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旅游发展赋能。”

释性国认为,将绿美生态建设与旅游线路规划有机结合,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需精心规划旅游线路,提升主要景点间的公路等级,方便游客在景区间便捷通行;另一方面,要全力完善旅游标识系统,从高速公路入口到景区大门,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为游客指引方向,减少出行困扰,营造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环境。同时,要强化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韶关定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市政协委员、浈江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韶关市委会副主委何艳霞提出:“周末游蕴含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和客源市场之一,周末休闲旅游需求极为旺盛。韶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具备打造‘粤港澳周末休闲游首选目的地’的独特优势。”

何艳霞建议,要明确旅游品牌定位,突出周末游主题,强化“首选目的地”概念;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开发全域旅游产品项目,推出全季节、全天候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营销推广,借助社交媒体宣传、举办特色活动、加强区域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推动竹产业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生态环境优越,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绿洲”,为当地的茶产业和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推动“绿色颜值”转换为“金色产值”。

“当下,建议韶关聚焦竹产业链升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三链融合’发展体系。”市政协港区委员,视觉电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韶关同乡联谊总会主席赖德云对记者说道,一是上游标准化,科学规划竹林种植区,建立竹材分级标准与稳定供应机制,配套现代化采运设备,提升原料保障能力;二是中游深加工,引进竹纤维提取、竹基复合材料等专利技术,建设竹板材、竹浆、竹粉精深加工基地,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三是下游品牌化,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消费趋势研究,指导企业差异化定位,如家居用品聚焦环保设计、工艺品突出非遗元素、新型建材主打轻量化优势,形成品类互补的产业集群。

作为香港韶关同乡联谊总会主席,赖德云表示,本会将立足香港国际化平台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双向沟通机制,促进双向赋能,一方面,推动香港企业利用国际市场触觉、质量管控经验与韶关企业形成互补合作。另一方面,协助韶关优质产能通过香港开拓海外市场,聚焦新能源、现代农业、文旅等领域,组织港韶两地同行业企业对接,探索“香港研发设计+韶关生产转化”模式。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市政协委员、广东金砂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洪发建议,韶关应加强茶文化教育,以举办茶文化节、开设校园茶文化兴趣班等方式,普及茶艺、茶道、茶礼等知识,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为茶叶产业发展助力。

陈洪发表示,韶关的产茶历史悠久,但是茶叶的种植和加工环节缺乏创新,希望韶关能够加强科技引领,通过人才带动产业,探索生态智慧茶园建设,提高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工艺创新,加快形成规模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孵化出韶关茶的知名品牌,带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韶关大力推广和宣传本地物产,在日常经济交往、文化旅游活动中,以独特的本地物产接待游客,让本地的文旅窗口带动本地物产销售,让游客通过本地物产领略本地文化,让游客带走本地物产的同时也将本地文化宣传出去。”陈洪发说。(转载韶关日报   吴嘉宁 李方静 范琳珍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