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由于广东各地发展禀赋差别较大,发展基础不尽相同,不平衡不充分在县域之间也较为突出,其中省际边界县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对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地区中综合实力较弱的县域,加快补齐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推动振兴发展。
长期生活在省际边界县——翁源县的省人大代表、翁源红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地工作部部长李春萍关注到这个问题,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带来《关于延续省际边界县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的建议》。
据介绍,近年来,广东省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支持力度,省财政厅为支持省际边界地区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设立了省际边界地区转移支付资金。
“省际边界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省际边界地区短板弱项和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重点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方面项目,为省际边界地区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李春萍说道。
但是,根据省财政厅2022年印发的《广东省省际边界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粤财预〔2022〕114号),其中规定“2023-2025年,省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实行定额补助”,该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于2025年结束执行。
李春萍认为,省财政厅出台的这项政策对省际边界地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补齐补强民生短板弱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策的延续有助于省际边界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提升省际边界地区互联互通性、促进产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至关重要。
——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省际边界地区大都远离经济中心的辐射、地处边缘区,是经济发展的“洼地”,省际边界县专项资金可以支持省际边界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补齐补强民生短板弱项。通过省际边界县专项资金补助,可以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项目的投入,全力兜牢底线民生,提高省际边界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收获稳稳的幸福感。
——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省际边界县专项资金可以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项目,保护和改善省际边界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因此,她建议,省政府延续省际边界县资金补助政策,加大对省际边界县地区帮扶力度,增加支持的资金额度,以解决省际边界地区短板弱项和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转载韶关日报 陆瑶)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