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韶关红色革命遗址

古塔峥嵘岁月长 革命精神永流传——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成立地旧址澌溪寺塔

时间:2021-05-05 09:44:56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澌溪寺塔全景图.jpg澌溪寺塔——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成立地旧址,位于仁化县董塘镇瑶族村委会澌溪庙村小组。日前,记者来到澌溪寺塔下,追寻历史记忆,感受革命精神。只见塔外形清秀古朴,塔身平面正方形,内部穿心壁绕平座,内设青砖穿心梯,可通至顶层。

  澌溪山游击战 沉重打击反动派势力

  原仁化县董塘镇文化站站长杨伟明介绍,1928年1月6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离开董塘前夕,留下南昌起义军滕铁生、杨开平、石生根、蒋国杰、范卓、孙德隆、刘海、何大修8名军事骨干人员和两箱子弹,充实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力量。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都成为这支部队指战员的表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阮啸仙领导的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成立时,他们担任了该团团营领导的重任。  

  朱德率部离开仁化后,国民党和民团700多人进攻当地农军和革命群众。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刘三凤和滕铁生等率领该团和群众共2000多人转移上澌溪山打游击。他们遵照朱德关于“强敌进攻莫硬打”“抓敌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的游击思想和战斗原则,拖住敌人,袭击土豪劣绅,没收地主谷子,保存了力量,沉重打击了反动派的势力。  

  1928年1月27日,阮啸仙在董塘区召开武装大会,2月4日,在安岗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下设三个营,团长滕代顺。2月13日,该团在县委、县革委领导下攻占仁化县城。后在董塘、华阳寨、石塘寨、澌溪山等地迎击国民党五个团和民团共2000多人的进攻,谱写了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仁化暴动能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朱德对八七会议精神的大力宣传。因此,朱德为仁化暴动打牢了思想基础。  

  仁化第五区的蔡卓文、刘三凤、李载基等都是仁化暴动的中流砥柱。他们都亲耳聆听过朱德的亲切教导,参加过朱德亲自指挥的革命斗争实践活动,对朱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遵照朱德的教导,为仁化暴动的广泛深入发展四处奔波、宣传发动、秘密串联、组织武装、准备粮食和武器。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仁化暴动革命斗争一浪接一浪地发展。

  塔下改编 继续积蓄革命力量

  1928年3月12日,华阳寨失守后,仁化县委率第八独立团第一、二营余部突围,撤往澌溪山。10月,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欧日章奉红四军前委、广东省委指示,在澌溪山主持改选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命委员会,蔡卓文任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同时将“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改编为“广东省工农革命军北路赤卫大队”,伍牛仔任大队长。  

  11月中旬,从石塘双峰寨突围的50多名赤卫队员转移到沙湾龙潭山香菇厂,住了5天后到樟树窝与澌溪山游击队汇合。汇集在澌溪山的赤卫队员和干部400余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200余人。12月,红四军前委毛泽东、朱德派徐敦从井冈山来到澌溪山,传达了井冈山根据地对澌溪山游击队的深切关怀,在澌溪寺塔将澌溪山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由蔡卓文、李载基等领导,徐敦指导全团工作。部队改编后,分散到湖南汝城、江西大余等地筹粮筹款,开展游击战,继续积蓄革命力量。  

  杨伟明表示,澌溪寺塔原名“秀宝塔”,建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今有900多年历史,1979年被列为第二批广东省文保单位。澌溪庙建于清康熙年间,2007年重修,地面铺了水泥,现在青砖、瓦、木均保存完好,门口一个空坪约300平方米,旁有古榕树保存完好。2019年4月,仁化县安岗红色革命遗址群(澌溪寺塔、澌溪庙包含在内)被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韶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古塔依旧 换了人间

  澌溪寺塔前面.jpg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是革命老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以阮啸仙为书记的中共仁化县委领导的仁化暴动在这里风起云涌,众多村民为革命斗争洒热血抛头颅。

  安岗村村民谭志佳对记者说,他爷爷谭彩铨是董塘农会通讯员。1928年2月下旬,华阳寨被国民党46师136团、138团围攻时,阮啸仙决定突围去北江特委请求支援。谭彩铨护送阮啸仙到了犁市,在返回途中谭彩铨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在仁化县城被关了3个多月,敌人用酷刑折磨他,最后残忍将他杀害。  

  “我奶奶说,见到我爷爷的尸体时他全身都被打烂了,舌头也被割了,国民党真是太不讲人道了。”谭志佳说,小时候常听奶奶讲起爷爷的革命斗争故事,虽然年龄较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事情依然铭记在心。如今,谭志佳负责澌溪寺塔附近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他常常到塔下清扫落叶,修剪花草,生活幸福快乐。

  董塘镇瑶族村村党委书记李学强介绍,澌溪寺塔塔下原来住的人比较少,最初住的是一户姓郑的人家,他一家很早就在仁化安家了。他们家族原来是住在大山里的,当时进山搜山的国民党说他们住在大山是私通共产党,强逼他们全部搬了出来,在澌溪山下定居,后来这里成为了瑶族村。

  李学强表示,他的曾爷爷李黑狗是一名普通村民,但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他们将我曾爷爷抓起来,逼迫他供出藏在附近山里的游击队战士的行踪,爷爷没有屈服,他们就拿烧着的香火点他。”李学强说,他曾爷爷由于受惊吓过度,后来人也变得不正常了。  

  古塔依旧在,山河换人间。如今,澌溪寺塔下的村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转载韶关日报  李仲超 黄河 邵文)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