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发青(1891年—1945年),1891年出生,曲江县东厢乡翻溪桥石安村(现属韶关市浈江区东联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莫斯科),是广东唯一的农民代表。1945年牺牲。
1924年9月,曲江县第一个村农民协会——翻溪桥农会成立,叶发青是首批农会会员之一。从此,叶发青便积极投身于农民运动。1926年夏由叶凤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曲江县的早期中共党员之一。叶发青先后任中共翻溪桥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1927年中共曲江县委成立后,叶发青任县委委员。1928年2月间,中共曲江县委改组,县委机关设在洋村时,叶发青仍任县委委员。4月间在中共广东省委扩大会议上叶发青被选为出席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广东唯一的农民代表。5月上旬,叶发青离家启程到苏联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叶发青在六大会议期间,被选为“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和“广州暴动问题委员会”的委员。中共六大结束后,叶发青于1928年8月初从苏联回到曲江,继续与曲江县的三位农民领袖梁展如、欧日章、叶凤章一起并肩战斗,积极协助县委做好工作,开展革命活动。
1928年秋,叶发青等人正在莲花山庙背村召开农军骨干会议,突然遭敌人包围,他侥幸突出重围。不久,翻溪桥、石安、洋村再次遭受敌人的洗劫。叶发青家房屋被烧,财产被洗劫一空。他率领20多名农军撤离东厢,转移到曲江乌石与梁展如的农军会合,编为第四区农军大队。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发青发动群众参加中共组织和领导的“曲江联乡抗日自卫委员会”的武装队伍,他与叶剑群、叶福胜3人利用自己家乡熟悉的山形地势和群山密林的有利自然条件,神出鬼没地袭击敌人,使得侵略者不得安宁。春耕时节,村民们的耕牛被日军宰杀或抢走,农民无牛耕种,心急如焚。叶发青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夜去摸敌营,硬是把被抢去的耕牛找回来。
1945年夏,驻韶关的日军眼看末日来临,全部撤离韶关,乘船顺北江河南下广州。叶发青获悉敌情后,组织100多人分布在韶关市南郊八公里的白芒河边设伏,截击顺流而下的敌人。战斗打响后,霎时间,枪声大作,打得敌人的船队畏缩不前。日军指挥官担心全军覆没,葬身北江,便让前队与我方对射,后队则分兵用橡皮艇在七公里处强行登陆,迂回包围,抢占制高点,妄图消灭中共抗日武装。叶发青等发现自己处在腹背受敌的危急情况之下,便边打边向九公里方向的山上撤退,当转移到茶子山时,叶发青腿部中弹负伤,流血不止。同伴们发觉叶发青负伤了,提出要给他背枪。叶发青坚决地说,枪是不能离手的。叶发青见自己行动不便,为了不拖累其他的同志,便一个人爬向苈蓬遮住的岩石里。他环视四周,觉得是一个能发挥火力的理想阵地,于是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当日本兵前来搜山,离叶发青很近时,他便向敌人射击,连续击毙了3个敌人,气得日军指挥官下令使用机枪朝苈蓬里疯狂扫射。叶发青不幸连中数弹牺牲,为抗战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叶发青是中共六大广东唯一的农民代表,作为老党员,他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员革命的彻底性与坚定性。
2020年,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叶发青被收录进名单。
(转载韶关日报 邵文 资料来源:《韶关革命人物》)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