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聚焦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5-01-20 10:48:49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期,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与高纯制备、新增12万吨锌基新材建设项目试生产启动活动举行。这两个项目试生产,是我市推动更高水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也是有色金属行业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比亚迪、瑞德林、一品红等新兴领域头部企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建设或建成试产,突破“卡脖子”的高新技术企业欧莱新材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新质生产力扬帆起势。但目前我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相比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注重筑“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盘”,也是我市工业经济的“压舱石”,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新质生产力不是“喜新厌旧”、抓了新的丢了旧的,更不单纯是高大上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样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诚然,高污染的、落后的传统产业当然要淘汰、要转型,但只要有市场需求、有技术进步空间,就要保持定力耐力,加快改造提质步伐,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传统产业必然也会“老树发新芽”。全市上下要多措并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狠抓技术改造、数字经济赋能,引导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上持续下功夫,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注重追“新”。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集群化产业布局、网络化协同创新、群体性技术突破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全市上下要聚焦新产业新赛道,以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加快培育壮大大数据、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实现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中南钢铁、东阳光、韶关冶炼厂等“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要注重促“转”。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质效。全市上下要聚焦成果转化这个重点,加快韶关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支持韶关市数据产业研究院、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等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研发,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头连着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一头连着企业的生产车间,要加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使用,做好“牵桥搭线”工作,积极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力争更多“湾区创新成果”在韶关落地转化。(转载韶关日报 叶安鑫)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