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善美之城 >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专栏

三江潮涌 鱼水情深 | 军民共同谱写韶关新时代双拥共建新篇章

时间:2020-10-22 11:57:4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滔滔三江水,浓浓鱼水情。


  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传来喜讯:韶关市再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是韶关市连续4届获此殊荣。


  “作为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驻军大市,一座有着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的城市,一直以来,韶关市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秉承抓难点、创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推动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2001年以来,韶关已连续6 届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连续4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是韶关人的光荣、更是韶关人的骄傲!“韶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欣慰地对记者说。




韶关市文艺志愿者开展书法进军营活动。



驻韶官兵每年都参与韶关义务植树活动。



提高政治站位 组织体系坚强有力

  高站位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召开全市双拥动员大会,明确双拥创建目标任务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推动双拥各项工作开展。高质量统筹部署全市双拥工作,市县两级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双拥工作站,形成市、县、镇三级双拥工作体系。高标准牵头成立“韶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各县(市、区)成立由政府主导的退役军人社会组织,借助社会化平台的力量,引导退役军人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驻韶某部官兵集体献血。


  通过一系列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有效确保了全市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筑牢了根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逐渐成为了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逐步完善拥军机制。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支出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3.78亿元,并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保证了优抚对象及时足额领到抚恤补助和优待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实行城乡统一标准,按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70%的标准足额及时发放。对义务兵在服役期间获得荣誉称号、荣立一等、二等、三等功和优秀士兵的,分别奖励当年优待金的200%(150%)、100%、80%、50%、30%。与此同时,投入资金2166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军供站、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休所、烈士陵园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问题。


  ——着力为驻韶官兵及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事。我市制定了《韶关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出台了《韶关市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紧紧围绕“急部队所急、解部队所难”核心所需,着力打造“六个一”工程,不断提升拥军优属质量效益:打造建立一个“双清单”工作协调机制品牌,军地双方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在协调解决市重点项目中需要部队配合解决的问题的同时,支持国防工程设施建设,2019年共协调解决20多处军事用地的征地及权属问题;重点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完成2019年市属及中省破产企业等已纳入解困范围的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生活补助提标工作,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住房改革补贴,建立动态增长的长效机制和上限机制,解决有政策未落实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部队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全市军转干部就业安置实现接收单位、安置对象和所在部队“三满意”,安置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退伍不褪色,传承弘扬军人奉献精神。发动驻韶各部队官兵在完成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同时,主动融入第二家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重点工程建设、抢险救灾、扑救山火、扶危帮困、捐资助学、为民服务等方面开展共建、勇当先锋。积极支援地方抢险救灾,2016年以来,驻韶各部队共派出官兵4万多人次,出动车辆机械1.5万多台次,安全转移受灾群众1.8万余人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驻韶各部队累计投入扶贫慈善捐助金额1000多万元,捐赠地方学校图书23万册,援助贫困家庭1580余户。踊跃参加韶关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治安联防巡逻行动、美化城市义务劳动。四年来,累计出动官兵5.4万人次,动用车辆4500多台次,清扫街道场地8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3000多吨,义务植树30万棵,无偿献血820万毫升。在抗击疫情中,韶关军分区组织出动民兵约4万人次,紧急调配110套军用帐篷支援地方政府,为疫情地区累计捐款近50万元,市双拥办收到354名退役军人递交的抗击疫情《请战书》、价值近30万元的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紧缺物资。


挖掘“红色文化” 营造双拥模范浓厚氛围


  深入挖掘韶关悠久的红色革命文化,结合“最美退役军人”、双拥人物评选活动,选树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燃料炼铀之父王明健”“最美退役军人张丽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祖孙三代守墓人廖聪济”等先进典型。将悬挂光荣牌与上门走访慰问、宣传政策、情感交流结合起来,为一等功臣悬挂光荣牌,光荣牌悬挂率位居全省前列。协调筹集资金14万余元,为“一家三代齐当兵、一门双英烈”的军烈属何观生老人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难题。强化对英烈的尊崇和铭记,曲江区完成19座零散烈士墓的迁移工作。


坚持军地合力 谱写拥政爱民新篇章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诞生于革命老区的民谣,折射的正是拥军优属传统的伟力。


  去年6月,韶关举办“幸福双拥·缘定韶关”2019年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共有来自驻韶各部队官兵以及该市各企事业单位女青年近300人参加。活动现场十分热闹,不断掀起高潮,到最后的表白环节,有近20对嘉宾牵手成功。

从2014年起,韶关市已连续6年举办“幸福双拥·缘定韶关”军地青年联谊活动,为部队青年官兵和地方优秀女青年搭建交友联谊平台,促进军地青年喜结连理,社会和谐。





  韶关举办“幸福双拥 缘定韶关”军地青年联谊活动。


  这仅是韶关市推动双拥品牌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近年来,韶关市深入开展“知识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活动,全市建成科技拥军培训基地35个;连续17年举办“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培训现役官兵3300多人;建行韶关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为官兵家属提供“金融进军营”服务;韶关学院多次派专家教授到部队授课辅导,为官兵提供篮球、乒乓球训练指导以及游泳训练场地;韶关图书馆设立军营流动图书站,为官兵成长成才创造便利条件。


  2016年以来,韶关市不断加强走访慰问,全市共组织县级以上慰问团(组)600余个,走访慰问部队及优抚事业单位近800个(次),走访慰问军转干部、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烈军属、困难退伍军人等约17.51万人次,召开优抚对象、军政座谈会206次,开展军民联欢活动和慰问演出100多场(次),共支出拥军优属慰问经费3900多万元。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军地全力、军民同心、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新时代双拥工作水平,不断密切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共同将强国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