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简化开办企业环节,优化开办企业政务环境,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模式,2018年以来,市工商局针对当地实际和工商职能特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窗办”“四办”服务机制,大力压缩企业开办的程序环节和时间,进一步提升韶关市企业开办便利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2018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58797户,对比去年同期增加5237户,增长了3.41%。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5904户,私营企业22746户,外商投资企业11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15户,个体工商户125723户。
一、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推行“马上办”。借助商事制度改革,从2017年8月25日起,市工商登记窗口全面实行“马上办”提速措施,实现了工商登记业务、登记窗口以及网络三个全覆盖,只要申请登记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马上办理,当场办结,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市工商局牵头带动,从2018年1月起在全市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改革。截至目前,已有33个部门共建立了129项制度,使“马上办”成为职能转变新动力、办事服务新常态。推动申报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总数达993项,其中能“马上办好”的涉及31个部门365个事项;能“马上就办,大幅缩短时限”的涉及29个部门363个事项;能“马上就办,力争压缩时限”的涉及27个部门265个事项,申报率100%。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深受群众点赞,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广东省政府对韶关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将其列入“积极推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好案例”。自全面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以来,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378户,同比增长16.57%,其中新登记企业6137户,同比增长37.6%。
二、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网上办”。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实现“在家里足不出户、出外天南地北”,市工商局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只要有网络都可办理并领取营业执照,实行“网上办”。截止到2018年9月底,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721张(其中817张具备金融功能的“多证合一”电子营业执照)。另外,从2018年7月20日起,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试点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工作,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提高登记效率。2018年7月20日至9月底,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共有1299户企业申请了名称自主申报。
三、权限下放和政银合作,实现“就近办”。自2018年6月1日起,冠市名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权限下放到各县(市、区)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实施。企业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冠市名企业名称的,以本登记机关名义出具相关文书,并加盖本登记机关企业登记专用章。另外,市工商局在城区范围内(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工业园区)实行冠市名内资企业登记注册“同城通办”管理模式,全市范围内实行外商投资企业“一局多点”服务模式。市工商局在县(市、区)范围内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同城通办”服务模式。个体工商户可自主选择在所在地辖区工商和市场监管所进行设立登记或县(市、区)范围内其他工商和市场监管所辖区进行设立登记。通过提供代办服务的银行网点提交登记申请材料,就近办理营业执照。
四、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实现“一窗办”。市工商局结合当地实际,立足自身职能,采取“加强部门协调聚合力、加强教育培训提质量、规范登记流程优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造氛围”四大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现“一窗办”。自2017年9月1日推行“多证合一”改革以来,全市共发出“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6247份(其中817张具备金融功能的“多证合一”电子营业执照)。(市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