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南雄大地稻浪翻滚、谷香四溢,该市28.47万亩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收割机轰鸣穿梭,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收割,田间地头处处是繁忙景象。
走进珠玑镇聪辈村,种粮大户蓝城镇承包的160余亩连片稻田一片金黄,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装谷一气呵成。自进入收割期以来,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正为晚稻收割按下“加速键”。“近几年,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也提升了。”蓝城镇说道。
据悉,今年晚稻南雄市实施省农业农村厅安排的合理密植、单产提升、配套“三控施肥”的项目,覆盖面积2.8万亩,辐射带动1000多户、10万亩的水稻面积参与到该项目当中,有效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
“双季晚稻田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田间还需要保持湿润,必要时放水,收割前7天可以断水入田。”南雄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陈尚龙介绍,“要继续做好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勤检查,及时打药,打药后检查药效;要及时抢收成熟水稻,做到成熟一块抢收一块,与时间赛跑,做到增产增收。”
近年来,该市始终将粮食安全摆在农业生产的首位,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撂荒地整治,继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做保障。从“小田”变“大田”的宜机化改造,到“烟稻轮作”的生态种植模式,南雄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转载韶关日报 李思番 卢萍)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