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东城帮扶新丰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文旅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新丰县黄礤镇雪峒村举行(如图)。该基地的启动不仅推动巨型稻生态立体种养项目在新丰落地扎根,更为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
作为项目核心优势,巨型稻的“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模式成效显著。与常规水稻相比,巨型稻种植密度大幅降低——每亩仅需种植4400株,即可达到常规水稻每亩一万多株的产量。稀疏的种植密度为禾下养殖创造了天然空间,试验数据显示,结合鱼类养殖后,巨型稻亩产最高可达998斤,实现粮食与水产的双重收益。
新丰县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为项目提供天然保障。湖南新春农业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巨禾育种科技(新丰)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长期考察,新丰县优质的水源环境特别适合巨型稻种植,产出的鱼类也更生态健康,立体种养模式将为当地带来全新的农业发展路径。”
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关键。过去农民种田积极性低,根源在于成本高、效益差,而巨型稻结合“禾下经济”后,收益实现质的飞跃:稻蛙养殖模式下,亩产值可达3万至5万元;同时,巨型稻湿秸秆亩产达4吨,可作为饲料或酒厂原料,每亩额外创造1000-2000元价值。双重收益有效提高农民返乡种田的积极性,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拓宽增收渠道。
目前,基地试种规模已达210亩,包括前期150亩及新增60亩。随着模式成熟与推广,该基地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推动新丰生态养殖升级,为农业产业注入持续活力,成为东莞东城对口帮扶新丰县的又一标杆项目。(转载韶关日报 陈欣欣 冯明科 潘继祥)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