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动态

武江区江湾镇受灾一周年回访
人间烟火似寻常

时间:2025-04-15 16:00:2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阳春三月,啼莺舞燕。

  修复如初的省道520车来车往,边上的江湾河早已恢复往日的恬静与清激。河两岸的山体,新生的嫩绿覆盖了旧日的黄土。个别较大的伤疤也被施以人类的科技,严加修复。但也正是这些仅存的疤痕,提醒着过往的人们,一年前,这里曾遭受过何等重创。

  驱车沿省道520重回江湾镇,围坪、梁屋、湖洋等沿路村委的良田上不时能看见村民忙碌的身影。这里的土地被浅白色的地膜覆盖,新一批的经济作物刚刚破土,从地膜上探出两三叶嫩芽,每一株都透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一场灾难、一年时间,江湾变了,又好像没变!”镇干部潘泳敏带领记者走入新生的江湾,发出一声感慨。

  跳跃在心间的买卖声

  2024年4月20日前夕,雨水已断断续续下了多日,江湾镇镇政府门前的江湾河水位渐高。习惯周末睡个懒觉的潘泳敏这天起得格外早,看着窗外再次暗下来的天色及湍急的河水,她决定先去一楼办公室把文件都码放到高处。

  “我还没有将文件码放好就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说街尾发生塌方。”放下电话的潘泳敏马上用手机拨通正在巡河的镇领导电话,向其汇报情况并申请调集救援力量前往塌方处。可她话还没说完,手机信号便被切断。

  心急如焚的潘泳敏跑出办公室,准备前往塌方处察看一二,还没等她跑出镇政府院门,身后便传来一声巨响。巨大的声响加上强烈的震感让快速奔跑的潘泳敏停下脚步向身后望去。此时,她身后镇政府主楼后方山体已发生塌方,倾泻而下的黄泥瞬间将主楼一楼办公室填满,一大波湿润的黄泥还在从山体上滑落,一点点撑开主楼一、二楼的门窗。家住海滨城市且刚参加工作一年半的潘泳敏从未见过泥石流和塌方,被眼前景象吓蒙在原地。

  塌方造成的河道淤堵让江湾河水迅速上涨,不到两分钟时间,河水已漫过河堤涌入镇政府。被河水泡湿脚踝的潘泳敏回过神来,与赶到镇政府的同事一起组织群众往镇招待所和农贸市场等高处转移,还没等群众转移完,上涨的河水已淹过其膝盖。待群众全部转移完毕,潘泳敏自己也来到镇招待所二楼。她回忆,那时候的江水异常汹涌,竟能翻卷出约一米高的浪来,而浪与浪间夹带着的巨大树木,轻易就将一楼沿街商铺的门窗击穿。

  “当我接到全镇人员转移的通知时,真就觉得江湾是回不去了。”潘泳敏告诉记者,当天下午洪水退去。她和镇干部外出寻找被困人员,目及之处除了淤泥还是淤泥,看不到任何生机。江湾还能变回原来那个山清水秀的江湾吗?参与抢险救灾那段时间,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潘泳敏心头。

  “便宜点咯,外面都没卖这么贵。”“支付宝到账……”“微信支付…”2025年4月11日清晨,灾后搬到沿街二楼居住的潘泳敏在江湾圩日的喧嚣声中醒来,迎接崭新的一天。以前稀松平常的对话,习以为常的收款声,现在在她耳朵里都如美妙的音乐,鼓励着她为江湾重建贡献力量。

  恢复如往昔的营业额

  一年前的泥石流破坏了江湾镇很多民房设施,也冲走了很多参天大树,所幸位于江湾镇湖洋村大榕树广场的那棵410多年的雅榕,扛住了山洪的冲刷,至今依旧坚强地屹立在河流交汇处。与古树一河相隔的村上人家民宿同样抗过了那场山洪,如今已修葺一新重新营业。

  “我当天上午8点多就来到店里,组织员工转移民宿一楼的物资。当时根本没有想过会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在江湾镇土生土长的村上人家民宿老板胡可美回忆,每年汛期,江湾河都会涨水,但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泥石流等灾害。

  他回忆,塌方发生后,河水很快变得浑浊,很多高大的树木被河水裹挟而下,卡在民宿门前的小桥下,堵塞了桥洞。胡可美说:“桥洞被堵后,湍急的河水开始漫过两边河堤,冲到民宿里来,我和员工迅速撤往二楼,在二楼房间阳台继续看着洪水不停漫上河岸,水漫上河岸约20分钟后,小桥倒塌,淤塞的河道再次打开一个行洪口,水才开始回到河里去。”

  待洪水退去,胡可美回到一楼察看,民宿一楼的玻璃门窗已经稀碎,民宿一楼没有来得及转移的桌椅及边上露营地的帐篷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嚣张的洪水还在一楼墙体1.7米高的位置留下一道黄色的“到此一游”痕迹。胡可美事后统计,这场洪水造成民宿直接经济损失超30万元。

  “钱还是小事,人没事就好。”经此一劫,胡可美对此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2024年“五一”前夕,胡可美收到镇上分批回迁的通知,第一时间作了申请。当年5月4日,胡可美和部分乡亲先于大部队回到镇上,对自家民宿进行了物资盘点和消杀,联系工匠对受损店面和餐厅进行了设计装修并购置了新的家具。6月1日,民宿恢复营业。

  灾后第41天,元气大伤的江湾镇依旧千疮百孔,彼时的江湾还没有游客,对于为何着急在当年6月1日恢复营业,胡可美这样说:“当时镇上有多支抢险队伍在为江湾‘疗伤',我看他们不是吃泡面就是喝八宝粥。我把餐厅开开来,每天为大家煮些热气腾腾的新鲜饭菜,免费提供些热水,大家吃饱了才有体力干活,江湾才能加快复原。”

  当年8月,村上人家民宿迎来了第一批游客。他们告诉胡可美,自己之前经常进江湾游玩,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江湾受灾后,一直想进来看看,但出于安全考虑一直没能成行。前些时日听说道路已全面恢复,便组织进来看看。自那以后,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开始重新走进江湾,民宿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民宿营业额达到1.5万元,假期头两日8间客房全部住满。

  “来这里的游客都说江湾灾后恢复得很好,未来社区、便民桥和新修的岸堤让人耳目一新,新通车的江湾镇武洞村到乳源白竹村道路更为他们游玩提供了便利。”看着好起来的江湾,胡可美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正在镇内寻找一块傍水的绿地,准备将露营的生意再次做起来。

  精心擘画的美好未来

  “这次受灾,让我看到了江湾百姓乐观、积极的一面。灾难发生后大家没有等、靠、要,而是纷纷加入救灾队伍,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年5月7日陆续回到镇上后,大家就开始自行将生活张罗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地里就长出了各色蔬菜,各个村庄又能听见鸡鸣犬吠……”作为负责全镇项目工作的干部,潘泳敏介绍,除了目及之处,在地下和天上等看不见的地方,供水、排污、三线等修复工程陆续展开并相继完成,眼下所有人的生活基本回到2024年4月20日之前的轨道上。

  潘泳敏称,这次受灾暴露了江湾镇在过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修复重建要更有针对性地填补这些缺陷、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新的江湾肯定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此为江湾之变,而没有变的是这里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正是这种精神加上合理的规划,江湾才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重获新生。

  眼下,湖洋村未来社区已经启动村民置换程序,按照武江区的规划,接下来江湾镇还将在围坪、梁屋、胡屋规划建设3个未来社区,持续提升村民居住质量。

  此外,武江区还积极推动江湾产业升级,激活县域造血能力。武江区委办副主任梁洁莹介绍,区里正围绕“增耕地、腾空间、强活力、优生态”这一目标任务,在江湾镇规划5大类共14个产业项目深度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立足防灾避灾和实用管用,紧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文旅融合等试点,盘活江湾的林地林业资源资产,重点开发好温泉、天冬、石斛、灵芝、百合等当地特色资源,培育打造“江湾河谷”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进一步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动灾后江湾镇的乡村产业和人居环境同步修复、同步提升。(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