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分行主办的韶关市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保企对接活动举行,通过搭建“知产”变“资产”的高效转化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助力韶关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活动聚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关键环节,设置了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签约仪式及企业路演等丰富议程。其中的知识产权授信签约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多家金融机构与企业代表上台,在众人的见证下签署授信协议,标志着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资资本。随后,相关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先后登台,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政策、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以及专项金融服务方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企业路演环节,优秀企业展示了其创新成果与发展潜力,吸引了在场金融机构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21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27件,位居粤东西北首位,有效注册商标量超过4万件,累计获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优秀奖10项,广东专利银奖3项、优秀奖2项。制定出台了《韶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设立总额7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建成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设立了国家商标业务韶关受理窗口及高新区分窗口,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转载韶关日报 钟政宽 黄艺荣)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