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韶关市秉持“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的工作理念,紧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手续零障碍、办事零跑腿、服务零距离”的“三零”模式,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据统计,市、县两级帮办代办服务团队已累计为332个项目提供1088次服务,促成中国广电文化大数据中心韶关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协调推动腾讯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中心(一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模具(三期)、荆州正峰、忠信电子纱等38个亿元以上项目动工建设;促成中国移动粤港澳(韶关)数据中心、中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数据中心集群(一期)、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比亚迪精密模塑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规范工作流程
实现手续办理“零障碍”
韶关市编制并印发《韶关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引》,系统梳理涵盖20个部门、5大审批流程、98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帮助企业“一图读懂、按单索骥”。在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均设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台”,制作并发放“办事指南”宣传折页,通过企业走访、户外宣传、会议推介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帮办代办服务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例如,韶关高新区今年以来累计提供服务150余次,解决难题超50个,推动比亚迪、腾讯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国药、中誉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
强化队伍建设
打造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
市、县两级共同组建“1+1+N”服务队伍,即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1名帮办代办负责人、1名服务专员和多名审批部门专员,通过上门服务、微信沟通及线上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程跟踪、无缝衔接。
同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以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强化用地审批、环评办理、施工许可等高频事项的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团队专业水平。仁化县成立“帮办代办”服务队,横向协同自然资源、住管、应急等部门,纵向打通审批、勘验、整改全流程,将原本耗时数月的跨部门协作压缩至30天;始兴县创新推行“一体式”政务联动、“一网式”审批服务和“一链式”全程跟进“三个一”模式,成功推动总投资11.8亿元的忠信电子项目快速开工。
创新服务方式
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腿”
市、县两级帮办代办服务团队通过主动走访、政策宣讲和微信提醒等途径,提前介入帮办代办服务,使企业清晰了解审批事项与具体要求,并全程协助完成线上申报和纸质材料准备,真正实现“足不出企、高效办结”。新丰县组建专业帮办代办团队,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备案等一站式服务,推动新丰•四季滨江田园项目在2个月内启动建设,1年内实现内部试运营。同时,建立健全“一项目一专组”工作机制,针对土地平整、线路迁改、用工需求等难点问题,由市、县挂点领导牵头协调、工作专班具体推进,加速项目落地进程。例如,乳源瑶族自治县在用地、环评、规划等审批环节,由县领导亲自调度,召开十余次协调会,借助“并联审批”模式大幅压缩时限,推动投资5亿元的200万羽现代化笼养蛋鸡养殖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21天。(转载韶关日报 熊恬 王子涛)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