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在近日上线《民声热线》节目时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要求,落实上级部署,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我市6家市直三级医院对口帮扶8家县级医院,借助校地共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医院均达三级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超51%,招聘高校毕业生242名。做好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4年省绩效考核居粤东西北第三。托育机构达357家,每千人口托位数5.46个,接近“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托位数5.5个的目标要求。
我市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粤北人民医院医疗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新院即将完工。系统实施医共体统一法定代表人改革,整合优化县域医疗资源,落实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品、信息“六个统一”,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心药房建设,建立检验、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完善双向转诊服务机制,推动医共体成员单位高效运行、分工协作,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建设。开展流感等传染病哨点监测和呼吸道多病原监测,处置多起聚集性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肝炎筛查超15万人次,推进艾滋病等防治工作,完成麻风休养员移交。
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目标,我市推进市中医院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中药制剂中心,县级中医院建“两专科一中心”。
落实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打击侵害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16宗,处罚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发生。(转载韶关日报 范琳珍)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