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韶关市林业局荣获“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称号
坚持“三绿”并举 纵深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时间:2025-07-12 08:45:59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韶关8个集体8名个人上榜。其中,韶关市林业局上榜“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名单”。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过去两年乃至更长时间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接续奋斗的殷切期望。这份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全市每一位为绿美事业默默奉献的同仁。”韶关市林业局副局长何秋懿表示,自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来,市林业局围绕绿美韶关“六大行动”,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注重提质、兴业、利民,推动绿美韶关生态建设基础不断夯实,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韶关经验”。

  持续抓好“扩绿”工程 加快全域增绿添彩

  市林业局持续抓好“扩绿”工程,高质量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域推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高标准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绿美变化。

  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高质量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68.24万亩,连片打造“一带五环”沿线及周边高质量森林大斑块16个,种植乡土阔叶和珍贵树种超2000万株。

  推动县镇村绿化美化。结合“百千万工程”,组织乡村绿化技术指导培训2506场次,累计培训14.18万人次,县镇村绿化植树300.42万株;高标准新建17个绿美广东示范点,推动城乡一体绿美提质项目建设31个。

  加强苗木储备和良种培育。优化“订单育苗、定向供苗”模式,统筹储备高质量林分优化苗木2434万株,以市绿投等国资企业牵头全市苗圃企业,对接科研院所落实良种种源,以韶关植物园建设为载体,加强引种培育。

  众智众力发动各界参与。连续两年在绿美广东竞风华活动中获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全省十强荣誉。掀起“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绿美韶关添新绿”等义务植树活动热潮,累计建设“人大林”“同心林”“丹马林”等各类主题林1131片,引导社会捐资助力11605万元,举办植树活动达6000场,超35万人次参与、累计植树259.17万株,建成义务植树点1500余个。

  着力做好“兴绿”文章 拓宽“两山”转换路径

  市林业局着力做好“兴绿”文章,大力推进绿美产业发展提升,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产业发展结构升级,擦亮区域发展特色品牌,加快产业新业态发展,让老百姓切实通过绿美致富。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支持油茶、竹子、南药等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在全省范围率先出台林茶等林下经济发展使用林地操作指引,激活林业产业发展活力。2024年以来,完成油茶新造、低改7.25万亩,中药材种植5.08万亩;编制全市《竹产业发展规划》,新增竹林14.38万亩,引种试种巨黄竹、斑布一号、小叶龙竹等高产竹种;仁化、始兴竹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获2024年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支持,成功争取奖补资金6000万元,始兴农村产业(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推动产业发展结构升级。成立林业产业链招商队,拟制产业招商图谱,以竹子、油茶、南药、森林康养等林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对接引进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辐射带动作用强的行业龙头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签约落地林业产业项目118个,合同投资额超110亿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累计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75.87亿元。

  擦亮区域特色品牌。打造韶关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韶林优品”,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市现有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5家、广东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林场3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2个、南粤森林人家46家,数量居全省前列;仁化县全域竹林成功获批全省首个FSC-FM国际认证、“25度”“恒百年”等品牌入围“广东省十大茶油”品牌。

  试点创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以绿色金融推进绿美生态,签订全省首笔林业碳汇遥感指数组合险,指导南雄、仁化完成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在全省首创“金融五篇大文章+林业”模式,颁发全省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并予以授信;获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以“1+1+2+N”模式固碳增汇为抓手,推动全省林业碳汇开发探索。

  从严抓好“护绿”工作 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市林业局从严抓好“护绿”工作,扎实开展“双国家公园”建设,严抓涉林违法整改,高效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压实地方森林防灭火责任,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让老百姓更好体验绿美成果。

  有序开展双国家公园创建。深入推进岭南国家公园和丹霞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出台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方案,累计储备国家公园建设项目146个,资金总额36.01亿元。

  从严开展涉林违法整治。扎实抓好林长履职,深化“五长”协作和公益诉讼机制,构建起5808名林长、3276名护林员、4279名监管员组成的全市管护网络。加强林业执法与生态司法协同联动,严厉打击侵占林地、乱砍滥伐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森林督查和存量案件查处整改工作。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完成全市古树名木挂牌8275株,组织爱心企业捐资111万元定向古树抢救复壮,为重点区域古树捐赠保额2100多万元特色保险;持续活化利用古树资源,开发古树研学、森林康养旅游线路3条,因地制宜打造古树公园6个。

  压实森林防火责任。扎实开展森林火险隐患排查“五清”专项行动,排查出森林火险隐患2643处,已全部完成整改;严格管控野外火源,森林特别防护期全市北斗巡护终端平均上线率始终达到90%以上,森林监控覆盖率由30%提升至65%。

  全力攻坚松材线虫病防治。跨省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投入防控资金9553万元,完成飞机防治面积23.6万亩、集中除治清除病枯死树11.1万株、压减疫情小班面积8.4万亩,实现疫情发生面积、病死树和疫点镇数量连续三年“双下降”;乳源乳城镇健民村、新丰县丰城街道2个示范点获省松材线虫病改培综合治理示范认定,五年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何秋懿表示,接下来,市林业局将围绕“绿美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此次表彰为新起点,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持续加快“三绿并举”,推动“四库联动”,让老百姓获得更大的绿美红利,畅享更多的绿美生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韶关林业力量。(转载韶关日报  吴嘉宁)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