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巷,连起千年血脉;一场盛会,汇聚五洲乡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将于2025年11月在韶关南雄隆重举行,全球约800名广府人代表将齐聚“精神原乡”珠玑古巷。广府人回到韶关文化寻根、产业展示、发展共享,将全方位展现韶关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的使命担当。
珠玑巷 广府人的精神坐标
作为“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这条千年古巷见证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明的交融共生。
“黄花遍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这里原名敬宗巷,唐代因张昌家族“七世同堂”的孝义佳话感动朝廷,被赐名“珠玑”。“珠玑”二字随南迁先民的脚步一路南行,最终撒遍岭南,落地生根。
穿过巷口刻有“珠玑古巷”四字的红硅石牌坊,就进入了“广府人回忆录”。青石板路仅容四人并行,明代诗人黄公辅笔下“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的景象仿佛重现眼前。站在这条1500米长的古巷中,仍可想见当年“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的繁华。
姓氏墙上,186个姓氏星罗棋布。指尖轻抚刻痕的刹那,800年前的龙船调悠然响起:“新打龙船十八舱,划起龙船出大江……”这曲已成为省级非遗的古老歌谣,至今仍在传唱着先民顺浈水南下、开拓岭南的壮举。
古巷每一处遗迹都在诉说往事。元代所建贵妃塔,铭记着南宋胡妃为不连累乡邻而投井的悲壮故事;清代三门楼前的古榕,依旧摇曳着韩愈、苏东坡、文天祥等文人迁客经过时的身影。
2021年,“珠玑人南迁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从珠玑巷走出的南迁后裔遍布全球,人数已达数千万,这条千年古巷的文化血脉依然鲜活。
世广会 彰显海内外同胞向心力凝聚力
作为全球广府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盛会,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由广府人联谊总会、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与主办城市轮流承办,自2013年首届举办以来,始终坚持“世界广府人·共圆中国梦”的主题,不仅是全球广府人共叙亲情、共话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魅力的重要窗口。
2025年11月24日至26日,第五届世广会将走进“广府原乡”韶关,大会开幕式选址于珠玑古巷的百姓堂广场,这一选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成为广府人“不分姓氏、共叙乡情”的象征。“广府家宴”和以粤语文化为主线的文艺汇演,将让与会嘉宾在乡音乡情中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场在“广府原乡”举办的盛会,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追求,更是全球广府人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经贸桥梁。
从往届大会成功引入海量投资,到多座主办城市接连落地大批优质产业项目,世广会早已成为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重要载体。千年梅关古道延续的商贸基因,正通过这场盛会在新时代焕发蓬勃新生。
新韶关 从老工业基地到算力之城
如果说珠玑巷承载着广府人的过去,那么今日的韶关正在书写着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韶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让这座曾经以重工业闻名的城市,蜕变为集数字经济、绿色制造、生态文旅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在数字经济领域,韶关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唯一的数据中心集群,正加快打造服务大湾区和华南地区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算力底座。
目前已招引上下游项目36个,签约入驻18个数据中心项目;已建成13条400G全光运力网络连接大湾区城市,可充分满足大湾区绝大部分智算应用场景的低时延需求。
高速光缆如同数字时代的“梅关古道”,将韶关与大湾区紧密相连,实现“市区1毫秒、大湾区3毫秒”的极速网络,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坚实基础。
2025年4月,广东出台《推动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若干措施清单》,明确全省算力基础设施优先布局韶关集群。 这一政策为韶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仅加速了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进程,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韶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算力心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从张九龄开凿的梅关古道到如今的“数据快线”,韶关始终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厚家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韶关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同样蓬勃发展,作为南岭天然药库,韶关有常见药用植物800多种,中医药、原料药创新发展的家底厚实。
目前,已汇集丽珠集团、东阳光等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并与省药监局共建“原料药监管创新基地”,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一发展路径充分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韶关方案。
文旅融合方面,韶关交出了亮眼答卷:今年前三季度,韶关接待游客105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6%,旅游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15.3%,海外游客比例持续提升,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吸引力。丹霞山入选“世界旅游名山”,南华禅寺香火千年不断,瑶族“十月朝”节庆热闹非凡。刚刚落幕的环丹霞山自行车赛、徒步丹霞等品牌赛事,让参与者在世界自然遗产中感受运动乐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球广府人在这个初冬踏上故土时,不仅能在珠玑古巷寻根问祖,更将遇见一个山水与人文交融、传统与活力并存的韶关。
当珠玑巷的团圆灯火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指示灯在夜色中交相辉映,当世广会的旗帜在百姓堂广场升起,韶关的故事有了新的篇章。
在这里,文化的根脉生生不息,创新的活力澎湃涌动,老广们共同绘就了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转载韶关发布 叶铭珠)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