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五届运动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城市体育性格”专题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蒋文泓详细阐述了韶关发展赛艇运动的独特优势,同时表示,韶关将依托丹霞山、南水湖、“三江六岸”等山水资源,全力推动赛艇等水上运动发展,以体育带动旅游、促进产业、激活城市活力,让“赛艇之城”成为韶关的金字招牌。这一规划与定位,不仅引发在场嘉宾与媒体关注,更得到当地体育工作者、运动员的积极反响,为韶关赛艇运动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中心业余体校赛艇队教练腾冬冬表示,“赛艇之城”的定位有助于韶关赛艇及其他运动项目发展,此前团队去选材时,很多人对赛艇项目并不了解,如今这一定位能让更多市民和学生认识赛艇、了解赛艇。
作为本土培养的赛艇运动员,市中心业余体校赛艇队队员傅梓睿深感荣幸,他认为赛艇在大众认知中普及度较低,“赛艇之城”的打造有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尝试这项运动,更期待未来韶关能涌现出更多像邱秀萍一样的优秀运动员,为韶关争光。
若说项目普及是“赛艇之城”建设的广度延伸,人才培育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那么完善的硬件设施则是支撑这项运动持续进阶的坚实根基—尤其是专业训练场地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安全性、系统性与专业性,更深刻影响着韶关赛艇运动从“出人才”向“强产业”跨越的进程。对此,市中心业余体校赛艇队教练吴晓勇有着切实感受,他认为韶关定位“赛艇之城”是推动本地体育及赛艇运动发展的关键契机,希望我市能加大体育项目发展力度,尤其重视场馆、场地建设,“目前我们赛艇训练一直借用海事局的码头,若能借着这一契机建成专属码头,对队员们的训练将有极大帮助。”吴晓勇说。
除了体育界人士,不少关注发布会的市民也表达了认同。大家认为,“赛艇之城”的打造不仅能凸显韶关城市特色,让这座山水之城多一张亮眼名片,还能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韶关”建设注入新活力。(转载韶关日报 周志颖)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