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运会的圣火在广东奥体中心熊熊燃起,另一束穿越千年的窑火也在全运村非遗展区同步绽放。记者了解到,来自韶关的曲江柴烧陶艺作品入选本届全运会创新设立的“岭南非遗”展区,该作品以其古朴雄浑的气质和“火与土”的艺术,在全运会的聚光灯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着岭南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持续创新的生命力。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璀璨舞台。“岭南非遗”展区汇聚了岭南地区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旨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游客在感受体育激情的同时,也能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本次曲江柴烧陶艺展出的作品,以古老的柴窑烧制技艺烧制而成,烧成时间三天两夜。柴烧壶的釉面由木柴燃烧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熔融形成,呈现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纹理变化。常见色泽包括古铜色、铜绿色、红褐色等,表面常带有落灰釉、火痕及冰裂纹,形成自然古朴的视觉效果。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柴烧过程中温度变化、燃料种类及窑内环境等因素难以精确控制,导致每把壶的釉色和质感都独一无二,蕴含着岭南人民对自然回归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据《曲江文物志》记载,在曲江区白土镇下乡村新厂一带曾发现有宋代窑址群,出土有罐、壶、碗、碟、钵、盆、莲瓣炉等日用器皿。下乡村许氏家族自南宋末由江西迁居至此开基,一直有用柴窑烧陶瓷的传统工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2018年,曲江柴烧陶艺被列入韶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技艺与石峡文化层出土原始瓷特征相似。2019年,曲江柴烧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在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公园挂牌成立,集成展示、体验、销售功能;2024年入选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年均接待研学游客约2万人次,让非遗更加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转载韶关日报 文静 韶文旅)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