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十月,韶关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10月1日至4日,韶关市接待游客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3%;其中过夜游客39.2万人次,同比增长27.9%;旅游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29.1%!
人气景区TOP榜出炉
丹霞山领跑
假期前四天,韶关46个A级旅游景区中43个对外开放,共接待游客73.9万人次。这些景区成为游客的“心头好”:丹霞山景区——18.6万人次,稳居榜首;曹溪文化小镇(含南华寺)——10.2万人次;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8.5万人次;云门山景区(含云门寺)——7.6万人次;东华山景区(含东华寺)——5.2万人次。
除了传统景区,乡村游、红色游、研学游同样火爆。29个乡村游监测点接待游客23.1万人次,19个红色旅游点接待2.6万人次,27个研学游监测点接待5.7万人次,两个夜间消费集聚区更是吸引了18.9万人次游客,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
200+场活动引爆全场
自然风光与文化体验双向奔赴
这个假期,韶关各地推出了200余场主题文旅活动,涵盖胜景庆双节、文博忆古今、月夜“乐”有戏、乐购享实惠四大主题,游客从早到晚都能找到乐趣。
在中山公园文化广场举办的第十一届韶关市群众艺术(音乐舞蹈)花会,48件入选作品,超1000名演员轮番登台献艺,最终评出金奖作品10件。这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已触达超100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的“文化盛宴”。
丹霞山景区将自然风光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日出演唱会”唤醒清晨、“丹霞趣物集”玩转创意、“入夜音乐会”点亮星空,让游客在山水间邂逅浪漫。
南华寺作为禅宗祖庭,凭借独特的禅意松弛感,成为“心灵疗愈”打卡地,不少游客在此静坐祈福,享受片刻宁静。
珠玑古巷推出“景区有非遗・双节更有戏”活动,粤北采茶戏精彩上演,游客可参与互动体验,在千年古巷中触摸广府文化根脉。
文旅融合玩出新花样
非遗、研学、夜游全解锁
这个“双节”,韶关让“历史活起来、体验更丰富”,文旅融合玩法层出不穷。
文博场所“趣味十足”。市博物馆及下属场馆开展“韶博艺栈・巧绘山河”活动,韶阳楼推出编钟体验+免费讲解,游客亲手敲响千年编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县市区“特色出圈”。始兴县在满堂客家大围举办“霓裳承古韵,智慧绽新姿”非遗香云纱时尚风采大赛,传统面料碰撞现代设计;仁化县丹霞山推出“小小地质学家国庆研学营”,孩子化身“地质侦探”探索自然奥秘;乳源瑶族自治县仙门奇峡景区新增319级天梯挑战、“窝囊版”蹦极等项目,刺激玩法吸引年轻游客。
夜游“氛围感拉满”。孟洲坝夜市成为夜游热门地,无人机表演点亮夜空、音乐会奏响浪漫、烟花瀑布绽放璀璨,游客在这里逛吃玩乐,解锁韶关夜生活新方式。
安全监管“不打烊”
放心游玩有保障
为守护游客的“双节”快乐,韶关提前部署、全程发力,筑牢假日安全防线。节前和假期期间开展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市场监督,全市派出执法人员398人次,检查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及文化娱乐场所等169家。截至10月4日14时,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让游客玩得安心、游得舒心。
随着假期进入后半段,韶关文旅市场热度不减。众多游客选择避开人潮“反向旅游”,到韶关享受不拥挤、不设限的黄金周体验。
假期还剩几天,不妨抓住假期的尾巴,来韶关感受这座城市的自然风光与文化魅力!(转载韶关发布)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