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全域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绿美建设、产业创新多领域协同并进。随着书香校园的落成、光伏球场的赋能、城郊文旅的融合以及山林改革的深化,绿色动能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触手可及。
始兴:“阳光球场”+亮灯绿道 “百千万工程”让幸福可感可及
始兴县城南镇皇沙村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通过“光伏+体育”等创新举措,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村集体收入。
该村在文体广场球场上方搭建光伏顶棚,实现发电、遮阳、运动三不误。光伏电站从立项到发电仅用58天,年均发电量43.4万千瓦时,年收益达17万元,并为村集体增收超5万元。改造后的球场全天候可用,夜间有照明,极大便利了村民文体活动。
同时,皇沙村建成1.5公里绿道,重新安装路灯,改善夜间出行环境。村庄目前正积极推进“四小园”、休闲广场及酱菜工坊等产业项目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和发展富民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让“百千万工程”成果真正可感可及。
南雄:全安镇陂头村运营前置 激活城郊经济新活力
南雄市全安镇陂头村毗邻南雄市区,与南雄绿色植保产业园形成了“园中村、村中园”,两者相互交融促进。今年以来,该村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为契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盘活资源,前置运营,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郊经济发展之路。
陂头村推行“建招同步”模式,依托绿色植保园、东江垂钓基地、凌江生态农庄等现有业态,通过同步规划、建设与招商,显著提升服务效能。其中,凌江生态农庄追加投资400万元升级改造,新增太空舱民宿、山地车体验、儿童乐园、游泳池等,成功转型为大型团建、休闲聚会及亲子活动的理想场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让闲置资源重焕生机,有力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该村还招引了部分企业自投50万元,将破旧养殖场改造成“有风筱院”,集休闲音乐餐吧、户外摄影场地、庭院打卡点、露营住宿区及农耕产品展厅于一体,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之选。
接下来,全安镇将强化运营前置思维,持续深化“产业+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翁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动能”
翁源县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近年来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金融赋能与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生态变效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林改“翁源模式”。
该县率先在全省推出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已为7家企业颁证,累计授信1250万元,发放贷款430万元。例如坝仔胜龙名茶生产基地以茶园经营收益权抵押,获500万元授信,推动茶旅融合。全县累计完成2812.25亩收益权登记,带动林下经济规模达28.55万亩。同时借鉴福建经验探索林票交易,引导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翁源坚持科技赋能与联农带农,与省农科院合作,发展南药、竹产业和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家、新型经营主体超300家。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林农”模式,2024年全县林业年产值达36.3亿元,同比增长38.5%,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引进嘉华半溪温泉酒店、龙泰翁山源温泉城等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推动“森林康养+温泉疗愈”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转载韶关日报 熊恬)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