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特色产业园名单,仁化产业园区凭借“资源综合利用”的鲜明发展特色,在韶关市工信局的大力指导与推动下,成功通过评审、荣誉入选。该园区成为全省首个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定位的特色产业园,标志着我市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自2021年广东省启动特色产业园认定工作以来,目前已累计公布四批共70家园区。仁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获评,不仅体现了其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面的扎实成效,也为我市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仁化产业园区位于仁化县周田镇浈江河畔,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湘赣鄂地区新能源电池回收市场的交通枢纽位置。园区自2009年启动筹建,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并先后获评“第一批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和“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是仁化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辐射和转移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园区紧抓“双碳”战略带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遇,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以再生资源撬动产业转型,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增长。目前已集聚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企业42家,培育出凡口、丹冶、威玛、盛祥、凯捷、纬盈等一批龙头和链主企业。2023年,园区特色产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6.4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72.1%,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在夯实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仁化园区持续推动产业链深度延伸。在有色金属循环利用领域,以凡口铅锌矿、丹霞冶炼厂两家省属国企为龙头,形成覆盖资源采选、冶炼提纯、精深加工及再生回收的全产业链,年处理各类有色金属废料达数十万吨,构建起“矿石采选—熔炼提纯—高性能合金及精深加工”的高效循环体系。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综合利用方面,园区已布局从废旧动力电池规范回收、梯次利用、绿色拆解,到电池黑粉再生技术与金属提取,再到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生产的完整闭环产业链,实现“回收—拆解—提取—再生”一体化发展,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不断强化。
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持全市“一盘棋”思路和“制造业当家”方向,以“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为引领,持续指导各园区延链、补链、强链,强化科技创新,优化服务保障,努力打造高效、绿色、创新的循环经济产业高地,为韶关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广东省实现制造业升级与“双碳”目标提供“韶关经验”。(转载韶关日报 熊恬 黄勋)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