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副市长蒋文泓率团赴香港岭南大学开展交流访问,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陈志民等学校负责人接见了代表团并举行座谈交流。
此次访问重温了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在韶关大村坚持办学的历史,并围绕学术交流、研学基地建设、师生实践等多项合作展开了探讨。
座谈会上,双方深情回顾了1940年岭南大学迁址韶关大村的艰苦办学历史,对师生们于烽火中坚守教育薪火的精神表示崇高敬意。蒋文泓指出,韶关是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的重要薪火相传之地,与香港岭南大学前身岭南大学等华南院校渊源深厚。近年来,韶关高度重视文旅体产业发展,特别致力于挖掘和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这一独特IP。韶关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交通提速、生态赋能、政策加码三大举措,全力打造大湾区文旅康养与研学旅行目的地。他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双方在学术研究、基地建设、师生互访、旅游观光等领域深化合作,并诚挚邀请岭南大学各位同仁来韶关寻找那段特殊时期的办学记忆。
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岭南大学旧址挖掘、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建设成果和近年来香港地区学校来我市开展研学交流的情况,并且表示将加大对岭南大学在韶关办学历史的挖掘力度,进一步展示韶港两地的历史渊源。
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陈志民教授对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岭南大学高度重视与韶关在大湾区的战略合作。双方共建研学基地、推动师生互访的计划,与我校推动博雅教育、服务社会、深化粤港澳交流的使命高度契合。我们愿与韶关市政府紧密协作,将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共同为大湾区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会谈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双方互赠纪念品。岭南大学向韶关赠送了珍藏着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校园风貌图的相框,韶关则回赠了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题的瓷盘,寓意两地情谊绚丽永恒。
韶关市代表团访问香港岭南大学,标志着双方基于历史渊源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正式建立“历史研学+高等教育+青年交流”可持续合作机制。双方就共建大湾区研学基地、师生互访、研学实践及校友交流等重点领域达成合作协议框架,迈出实质合作关键一步,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国情研修与文化认同,促进人文湾区建设和粤港深度合作。(转载韶关日报 彭志芳)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